(2)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基数的含义,信息不唯一),认识计数器和点子图,并知道算珠和点子所表示的基数含义。 (3)会认、读5以内各数,知道1---5的数序,能按要求书写1---5各数。 (4)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一个数,(小棒、手指、计数器、点子图等)初步建立数感,同时渗透分类、集合、对应、统计的数学思想。 2、比多少: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 、 、 = 的含义,初步建立符号意识,体会数学的简洁、明了。 (2)能用符号或语言比较、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同时渗透统计、对应的数学思想。 3、第几: (1)能结合具体情境,用5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理解序数的含义。 (2)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明确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有几人,排第几) (3)渗透对应思想和品德教育。 4、分与合: (1)经历从实物操作逐步过渡到数的分合的抽象过程,在此基础上掌握5以内的数的分与合,并能正确表述(两种表述方式)。 (2)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5以内的数的分合规律,并逐步让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 (3)在活动中培养倾听习惯与合作意识。 5、加法 (1)经历 问题情境 建立模型 解释与应用 的数学建模流程。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加号,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把两部分合起来)及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含义。 (3)会读、写加法算式,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计算(全数法、接数法、数的分与合等方法),能利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 做一做 中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6、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减号,理解减法算式的含义(已知一个总体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及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含义。 (3)会读、写减法算式,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减法计算(点数法、倒数法、数的分与合等方法),能利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0的认识及相关的加减法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0的过程,理解0的不同含义(代数的和几何的)。 (2)会按要求写0,知道有0介入之后的数序,能完成0---5这六个数的大小比较。 (3)根据0的代数含义,能熟练完成关于0的加减法计算及应用。 两点说明: 练习六2题、3题,能初步感知差与减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函数思想。 练习七4题,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是利用 一一对应 方法的比较,也是减法的另一个含义的渗透。
凡是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全神贯注,目不斜视,高度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尽管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尽管现代课程理念提倡活动、民主、自由,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平等参与课堂教学,你也要把认真听讲放在首位。尤其是在老师少讲精讲的情况下,认真听课将是你取得成功的第一要诀。 因为每一个老师都会在课堂上把每个重点内容讲述或点拨得非常透彻,因此你要集中精力听。接下来就是一个融会贯通的问题,在把教师所讲的内容吃深吃透的基础上,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好问,多思。并要学会给自己出题,要争取用多种方法解析一道题,比较各种方法的简便程度,这也是对以前学习水平的一个检验。这样,能够对相关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声明:此参考答案只用于纠正错题、讲解难题、规范解题格式,方便完成作业后的自查。请同学们不要照抄答案,以免使失去练习知识的初衷。
我就记住这篇课文写两个方面:太阳的特点(远、大、光、热) 太阳离我们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1)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一、预习课文要精细 学生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要求及时到位。对课文内容进行充分的预习,便于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课堂学习中有质效地领略知识的重要性。根据学生高段学习特点,推行导学案,引导并带动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前预习,相互合作、探究,提出质疑并学会思考,更好地完成预习作业。 预习要求具体如下: 1、认真初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批注词义或联系上下文弄懂词语的意思并摘抄;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并概括课文大意。 3、理解文章重点语句,或是读后的初步感想和不懂的问题。(标在书上或者课文旁边) 4、搜集课文相关的资料。 二、课堂听讲要专注 有了课前充分的预习,加上课内的认真听讲,全情投入在于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学习要精神专一,听讲要全神贯注,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勤于动脑、勤于表达、勤于笔记。 三、课堂笔记要精确 课堂有效地进行听讲学习,充分做好随堂笔记,做到速度快捷、有条不紊,为课后的温故知新做好准备,还便于摘抄好词佳句,便于长久积累。 四、作业完成要质效 作业类型: 1、预习作业(根据预习要求完成) 2、《写字钢笔字》:作业随课文教学进行,保证每课及时完成作业,并且巩固。另外准备听写本,便于保证每课生字词的掌握与巩固。 3、《知识与能力训练》:随堂按学习篇目完成,堂上指导并同桌互改或上交老师查阅。 4、《采蜜集》:用来摘抄每篇课文中或平时阅读的课外读物的佳句,或写读书收获等,它继续作为课外作业,保证每课及时完成,按单元上交给老师查阅。 5、《习作本》:配合单元习作指导,完成以单元为主题的作文共计7篇, 小练笔 3篇。 6、《课文本》:作为单元生字词语听写考试用。 7、读书交流卡(作为阶段阅读课外读物进行读书感受与交流) 五、诵读课文要熟练 要求背诵的课文重点片段或篇目,必须按时按质完成,并能灵活运用写作中。鼓励学生主动背诵。 六、阶段复习要自觉 每按一个单元进行词语盘点回顾,课文内容写作方法的引导与复习,还有单元的检测,学生要养成积极主动进行阶段巩固复习,学会分清主次内容进行自我复习。
2.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测、游戏、验证、探讨,在游戏中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3. 表示过去不可以做或不会做的句型
六、你能将积累的词汇写给大家看一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