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表明,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是人思维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里,时代对于人才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较强的交流信息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曾说过: 获得语言的技能,主要依靠语言的实践。 而语文口头作业着眼于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实践途径,在学生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书面作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已成为行政部门的刚性要求,那么口头作业就是一年级学生当仁不让的作业主角了。
但事实上,据我们调查访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口头作业的实施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教师和家长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对待家庭作业方面轻口头重笔头,大多数作业借以书面的形式来呈现。这些抄抄、写写、练练的作业让学生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完全服从老师的指挥,毫无个性和创造性,以繁多、重复、机械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销蚀着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
我们认为如果不能保证一年级口头作业的有效实施,不仅不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忆,复习巩固,不利于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还会致使学生养成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学习。
要保证口头作业的有效实施,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育心理学证明:学习必须获得信息反馈,没有反馈的学习收效甚微,甚至无效,而反馈愈及时,学生学习的兴趣愈浓,学习效率就愈高。而已有的书面作业评价措施不适用于口头作业评价。因而,探索、建立并完善一套促进一年级语文口头作业有效实施的评价策略刻不容缓。
首先是认识不足。我们对一些教过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做了个小调查(详见附件一),结果表明:有50%的教师自身就对口头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口头作业布置不布置、做不做区别不大。访谈中还有老师谈到,学校要求老师做下水作业并要检查,但对口头作业没这方面要求,学校也无法检查谁做得好谁做得差,何必自寻烦恼。
其次是内容单一。虽说大多数老师都会按学校要求每天根据教学进度布置口头作业,但作业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不是 读 说 就是 背 记 。 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大大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能力的发展。
第三是评价欠缺。这是口头作业不能有效实施最重要的原因。调查显示有的老师虽偶尔能动脑筋设计不同形式的有趣味的口头作业,但由于缺乏检查评价,好的得不到表扬激励,差的得不到批评指正,从而失去了意义。调查中有30%的教师承认不太重视口头作业的检查,另70%的教师虽有时也有检查,但一般也只是检查家长有没有在书上签字,至于学生口头作业完成的质量究竟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也有一些老师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抽查,但受教学任务局限,被查者也只是少数学生。并且查过之后,一般也只是口头批评或表扬,也没有一套易于操作、有效的评价措施跟上。另外令人遗憾的是期末没有一位老师对识字、朗读背诵、口语交际进行分类检测评价。老师们反映平时口头作业就很难检查,口头检测就更烦了,时间问题,人手问题,题目问题,评价标准等等,特别是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的检测尤为麻烦。
一是观念落后,一推了之。受传统作业概念的影响,家长普遍重书面轻口头,对口头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检查作业是老师的职责,老师叫家长听孩子读、背、说,还要签字,是老师偷懒,增加家长的负担,所以常任由孩子自处。其态度直接影响孩子对口头作业的态度。
二是缺少方法,无力指导。有一些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常说自己不懂拼音啦,普通话不准啦等等,并且也的确不知道如何检查督促孩子完成口头作业,常会自作主张地把口头作业变成书面作业,弄得孩子负担很重。真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哪。
主要是感到书面作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老师要批阅的,完不成很容易被发现,而口头作业一是老师不一定检查,二是查也不一定查得出来。所以偷懒者有之,取巧者有之。
长此以往,会让学生觉得口头作业做与不做,做得好与不好没什么两样,久而久之,就会缺乏动力,造成口头作业的无效性。
课题组长多次教学一年级语文,对口头作业的实施问题也曾做过一些探索。这次与两位组员经过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分析口头作业实施现状,深刻认识到对教师来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为调整教学提供便利,对学生来说,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可以很快地获得矫正性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因而确立以口头作业的评价反馈为研究重点来促进口头作业的有效实施。
2. 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 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 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 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 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本部分主要巩固Good morning./ Hi.并学习新句型:We have a new friend today. I m from (国家)。Welcome!通过教学会话,让学生学会介绍他人及做自我介绍。
教师准备人物头饰及一些公众人物或卡通人物的头饰,还有常见的国家国旗。或是某个国家有代表性的物品。
接着刚才的环节教师继续和学生对话,如班上有新同学,引入We have a new friend.如没有新同学就安排个学生戴上Amy的头饰,引出该句。
(3)教师通过放录音,贴挂图的方式来让学生感知对话。并能利用头饰及老师提供的各国特殊物品作拟人式的自我介绍。
目标:通过听力练习,检查学生对对话部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老师可适当讲解题意。正确一小题,可以涂一朵小花。
主要学习掌握单词:girl,boy, 要求学生能听、说、认读,并能听懂、会说 Watch out! 这个短语。
本部分是为了练习和运用对话部分的内容,提供给学生一个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机会。此外,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
单词的记忆,认读和对话中的句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个字母的书写,及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
主要学习句型 Where are you from? I m from ./ This is my friend, (名字) 它是A部分内容的延伸。
本部分主要学习teacher, student,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认读,并且能够听懂、会说 Come in. , I m sorry. 和 It s OK. 三个短语和句子。
教师通过复习《新路径英语》小诗,引出I m late. Come in.帮助学生说出I m sorry.老师回答It s OK.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句子的含义。
指自己,说teacher,再指向多名学生,引出student.让学生理解并记忆。帮助他们完成句子进行自我介绍I m .I m a teacher/ student.I m from .
【教学重点】1.句型:Who s that man(boy)? He s my Who s that woman(girl)? She s my 2.词汇:father, mother, mom, woman, man
1.教师将一位新朋友介绍给大家。教师扮演这个新朋友,问一个女生:What s your name?引导这个女生回答:My name s (Diana). 教师对其他学生说:She s (Diana). 并示意学生跟着重复这句话。
6.教师拿出学生们所熟悉的教师的照片,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询问学生:Who s that man? Who s that woman? 引导学生回答:He s Mr She s Miss/Mrs.
7.教师可向学生出示几张明星的照片或图片,让学生做Who s that man? Who s that woman?的问答练习。
8.教师出示自己的家庭照片说:This is my family. Do you know who they are?鼓励学生对照片中的人物提问,教师用She s my mother. He s my father.来回答,并重复单词father, mother。教师再次用mom, dad代替mother, father进行回答,向学生指出mom和dad更多地用于日常口语中。
1.Who s family is this?教师先收集几张学生的全家福,出示其中一张问:Who s family is this ? 引导该家庭的学生迅速反应:This is my family.然后让其他同学对照片中的人物发问,该生回答。
2.猜人:请一名学生到前面,蒙上他/她的眼睛,再叫一名学生说几句英语,让全班学生问:Who s that boy/girl?猜的人说:He s /She s 猜对了,就蒙住说话学生的眼睛,继续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播放英语歌曲,创设愉快氛围。)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Draw your best friend.
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图画纸,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画出自己的父母或好朋友。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画的画做句型练习:Who s that boy/girl/man/woman? He s She s
【教学重点】单词:father (dad), mother (mom), grandfather(grandpa), grandmother (grandma), man, woman
1.教师让学生拿着自己的家庭照,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并指着其中的人物做介绍:He s my father. She s my mother.
2. 让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着,举起自己的家人照片做问答练习:Who s that man? Who s that woman?
1.教师出示Chen Jie的图片问学生:Who s this girl?让学生回答:She s Chen Jie.并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2.教师分别出示father, mother的图片,问学生:Who s that man (woman)?引导学生说出:He s Chen Jie s father(dad). She s Chen Jie s mother (mom).并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3.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father, dad, mother, mom, man, woman, 让学生把这些单词卡贴到黑板上相应的图片下。
4.教师:There are 4 people in Chen Jie s family, too. Do you know who are they?可先让学生猜,再出示图片教读单词:grandfather (grandpa), grandmother(grandma), brother, sister, 并把图片贴到黑板上,形成family tree.注:教师向学生说明grandpa, grandma多用于口语中。brother, sister不是本课内容,稍带即可。
5.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先试着把单词garandfather (grandpa), grandmother(grandma), brother, sister贴到相应的图片下,再教读单词。
6.让学生看黑板。教师:This is a family tree. How many people in Chen Jie s family? Who are they?
7.播放Let s learn A部分的视频,学生边观看边跟读。再让学生扮演Chen Jie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This is my family. He s my She s my
8.让学生拿着自己的家庭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当学生介绍到父母时,教师可问:Do you love your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my father and mother. What about you?
1.Listen and show教师说:Show me the picture of your mom.学生立刻高举Mom的照片说:She s my mom.举错的退出游戏。
2.Listen and choose教师请一名学生读出黑板上的单词,另一个学生要根据所听到的从黑板上拿下该单词卡,直到黑板上只剩下图片为止。
3.Make a family tree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看着黑板上的图片位置,用自己的单词卡在图画纸上粘贴family tree.
出示Let s learn(A)部分的课件,向学生展示。请学生上台操作动画,问:Who s this/that man/woman? 其余学生回答。最先答出来的学生应及时给予奖励。
【教具准备】1. 图片fish, goose, girl, father 2. 写有大小写Ff, Gg的字母卡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抢读字母.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逐个出示字母卡片,学生们举手抢答,教师让最先举手的学生读出该字母,读对的给该组记10分,最后得分最多的组为优胜2.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单词以及该单词的第一个字母。3.播放Unit 1的字母动画,复习字母A-E。4.播放Unit 1 Let s do的录音,学生边听边做动作。
1.教师让学生看Let s say部分的动画课件,呈现情景。教师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鼓励学生学过的单词尽量用英语表达。
2)教师继续问:What is he doing? 然后用鼠标点击鱼:Look! What s this? Can you tell me in English?
1) 教师点击小女孩问:Can you speak this word? 让学生说出girl。 2) 教师继续问:What is she doing? 然后用鼠标点击鹅:Look! What s this? Can you tell me in English? 3) 点击鹅,让学生听单词的发音,并模仿。4) 教师带读单词goose并告诉学生: She is playing with the goose. (边说边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5) 教师问:你们能说出这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发的是什么音吗?学生说出后,教师说:那好,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哪个字母发出的音是这样的6) 教师出示字母卡,教读字母Gg。7) 教师出示girl的单词卡,让学生认读。8) 让学生辨别字母Gg的大小写。教师在四线三格中按笔顺书写字母,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做书空练习。
2 找字母.找一个学生站在教师前面背朝其余的学生。教师将Ff,Gg 分别写在四张纸上,藏在四个学生的课桌里,请这位学生猜。全班用声音提示找字母的学生。如果位置离字母近了,就大声说Big(F)或small (f) 。如果离远了,就小声说Big(F)或small (f)。无论找到哪一个字母,全班学生都要给与掌声鼓励。再换另一名学生继续找,直到4张字母全部找出来。
【教具准备】1.学生们的家庭照片和自己家庭成员的个人生活照有条件的话,准备学生或教师的家庭录像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 2 Let s learn]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1 Read and act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的单词卡片,学生大声读出,并演一演。T: Who s this? S: mother .T Act like father . 2 Read and match教师出示A/Let s learn部分的大挂图,让学生读词卡,把卡片贴到相应的图旁边。学生当小老师提问: Who s he? 回答 father/
1 Talk about the pictures学生们出示自己的照片和自己家人的照片学生们自由提问: Who s he? Who s she? 照片的主人进行回答。教师根据照片的内容发出自己的感叹 Great! Cool! Wow! Come on! Really? 鼓励学生也根据自己的感受运用这些感叹词。
2 Watch video播放B Let s talk 录像,教师提问:1)这段对话中,谁向谁介绍了自己的家庭?2) 对话中,一共用到了几个感叹词?3) 学生回答问题。4) 再播放一遍对话,让学生留意语音语调。
3 观看课件1) 教师播放B Let s talk部分的动画课件,先完整播放,然后教师反复点击动画,一幅一幅图,一句一句话学习,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试着模仿2) 再次观看,鼓励学生边看边说3) 关闭声音喇叭,学生分角色给课件中的人物配音。4) 小组为单位练习对话,然后上台表演。5) 教师及时奖励表演好的小组。
1 活动一:Talk about the picture学生之间观看彼此家庭成员的有趣照片,边看边根据实际运用对话中的句子。
2 活动二:Let s practice教师出示一张自己的家庭照片,引导学生提问: Who s that ? T: Guess! S: Is she your sister/ ? T: No, This is my 学生之间就彼此的照片提问,运用句型 Is she your sister/ ?
3 活动三:教师将学生们的家庭成员照片(长的相似的)展台出示,让学生用 Is she your sister/ ? 猜一猜。
播放学生或教师的家庭录像,学生根据录像内容,小组为单词谈论(运用对话中的句子 Is she/he your .? Who s this boy/ ? Great! Cool! Wow! Come on! Really? Watch TV )
【教具准备】学生们的家庭照片和自己家庭成员的个人生活照.学生的家庭录像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 2 Let s learn]家庭成员单词卡片和家庭树图片
2 Is she your ?教师拿出自己家庭成员的不同照片,让学生提问,教师根据提问回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变换小组成员),拿着家庭成员的照片互相询问: Is she/he your ?
1 教师出示B Let s learn的视频,教师提问:在录像中有几个人?他们的关系?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试着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 出示Let s learn部分的动画。教师出示场景,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What can you see? What are they doing? )点击单词或人物brother sister,指导学生认读。告诉学生:在英语中,brother既可作哥哥讲,也可作弟弟讲,而sister既可作姐姐讲,也可作妹妹讲。播放课件,学生观看,理解 What a big fish! 的含义,教师边说边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学生分角色跟读。小组表演。
教师和学生一起问一问,答一答。问到那个人物,就让学生举起相应的卡片。T: Who s he? Who s he?S: He s my father. T: Who s she? Who s she?S: She s my mother. .
展示Let s chant的动画,先帮助学生理解Chant的意思。边看边跟读.小组为单位,表演Chant.各大组边说,边打节奏,比一比谁的表演最精彩。
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画好大树的纸,让学生把自己的家庭成员贴在家庭树的正确位置。学生们做自己的Family Tree.学生们自由走到其他同学那里,谈论家庭成员,运用句型 Who s he/she?Is she/he your ? 进行问答。
C. Clean the blackboard. D. Clean the window.
2. 教师播放歌曲 What can you do? 的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大声唱歌曲,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
1. T: You can do so many things. You re helpful. Look! The room is clean and beautiful. (课件出示一间干净、整齐的房间)
2. 教师依次指着图片中的bed, window, desk, picture, chair问: What s this? ,学生回答: It s a / an 并快速拼读。
T: This is a nice room. I want to make this room nicer. So I need to put more things in this room.
T: First, let s put a clock in the room. (教师边说边点击课件,房间的墙上出现一个钟表) Now there is a clock in the room. Follow me, pleas. Clock, c-l-o-c-k, clock, there is a clock.
2. 情感教育:Everybody has his own house. The house is a loving bay. The house is a lasting marriage. I love my house.
① 瓶子 bot __ __ e ② 时钟 clo __ __ ③ 自行车 b __ __ e
④ 水 w __ t __ r ⑤ 照片 pho __ __ ⑥ 植物 pl __ __ t
T: I have six photos of bedroom. Do you know which one is my bedroom? You can ask me: What s in your bedroom? Who want to have a try?
1. 教师再次出示自己的卧室图片,让学生同桌用There be句型说一说卧室里面有什么,并对卧室里的物体进行评价,如:
T: There is a photo of Zhang Peng s room. Sarah and Zhang Peng are talking about the room. Let 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ir talking.
第三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药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4. 学生拿出人物头饰,同桌合作练习表演对话,然后教师请几对学生上讲台表演,评选出 最佳表演者 ,并给予小礼物作为奖励。
T: Sarah and Mike are in Zhang Peng s bedroom. What s in the room? I ll play the tape and you should tick the right picture.
学生结对合作,一名学生用自己学习过的句型(如:I have / There is / are )描述自己的房间,另一名学生根据描述在空房间内画出相应的物品,然后交换角色练习。比一比谁画得更像、更好。
学习目标 1. 能听、说、读、写表示位置关系的单词 front , between , above , beside , behind 和词组 in front of 。
学习重难点 1. 能听、说、读、写表示位置关系的单词 front , between , above , beside , behind 和词组 in front of 。
学生两人一组,把词卡面朝上放在课桌上。教师说一句话,如: There is a / There are ,学生试着找到相应的词卡,用手拍一下,并迅速拼出单词。
① 教师拿出一个纸盒,并从纸盒中拿出一个小球,问: What s this? ,引导学生说: It s a ball. 。教师把小球放进盒子,问: Where is the ball? ,引导学生说: It s in the box. 。
② 教师介绍几种位置关系,并用多媒体出示位置关系图,帮助学生从感官上感知几种常见的位置关系。
④ 学生同桌合作,一位学生做动作,另一位学生说句子。如一位学生把笔放在书上面,另一位学生说: It s on the book. ,然后同桌互换角色。
(2) 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分角色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1)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本部分的挂图,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用There be句型说一说图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学生全体起立,教师发指令,如 Stand behind the chair. ,学生根据指令站到自己的椅子后面。(注意:教师发指令时要穿插使用方位介词)
学习目标 1. 能听、说、认读单词 grandparents , their , house , lot , flower 和词组 lots of 。
学习重难点 1. 能听、说、认读单词 grandparents , their , house , lot , flower 和词组 lots of 。
T: (出示一间房子) Let s visit my grandparents house. Look, it s their house. What s in front of the house? They re flowers. They re lots of flowers.
T: Zhang Peng, Mike and Sarah are talking together. They re talking about Zhang Peng s living room. Let s go and see what are in his living room.
3. 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听完录音后回答下面问题:
第三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药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5. 学生拿出人物头饰,三人一组合作练习表演对话,然后教师请几对学生上讲台表演,评选出 最佳表演者 ,并给予小礼物作为奖励。
T: There is a listening material.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ry to find out what is in the living room. Tick the right answer.
学习目标 1. 通过大量的听读操练,掌握双元音字母/ei/在单词中的发音,让学生感悟一些信息英语语音的方法。
2. 完成 Let s wrap it up 部分的连线和填空任务,掌握There be句型中be动词单复数形式的运用。
学习重难点 1. 通过大量的听读操练,掌握双元音字母/ei/在单词中的发音,让学生感悟一些信息英语语音的方法。
2. 完成 Let s wrap it up 部分的连线和填空任务,掌握There be句型中be动词单复数形式的运用。
3. 学生同桌合作玩 剪刀、石头、布 游戏,赢的一方问: What s in the room? ,输的一方用句型 There is / are in the room. 回答。
(2) 播放本部分的教学录音,全班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时要注意模仿录音中的发音,尽量做到读准元音字母的发音。
(4) 教师总结:第一行单词中的字母组合 ai 和第二行单词中字母组合 ay 在单词中都发/ei/音。
(5) 教师简单讲解发音要领:发双元音/ei/时,口型由/e/向/i/滑动,下巴向上合拢,舌位随之抬高。注意双元音的发音特点是前重后轻、前长后短。
(1) 学生根据图片中物体的数量连线并根据连线写句子,如 There are two pictures above the table.
(2) 学生用There be句型写一写学校里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物体,如 There are some flowers in front of the library. 。
2. 教师出示下列句子,学生同桌进行问答。也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问,另一组答,然后交换角色。
A. It s red. B. It s new. C. It s on the desk.
学生在小组内玩 词语接龙 游戏,第一位学生说出一个方位介词,如 on ,第二位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表述方位的介词,如 on, under ,以此类推。然后教师请几位小组代表上讲台玩 词语接龙 游戏,获胜者所在的小组将会得到老师的奖励。
②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到处都是垃圾的场景,说: Look, here is the rubbish and there is the rubbish. The rubbish is everywhere. It s dirty. ,教师利用身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单词 dirty 的意思。
T: We know that the robot, Robin, is very helpful. Wu Yifan s art teacher has some trouble. So he writes an email to ask for help.
(3) 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根据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的图片。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判断下面句子正误。
T: Now I ll play the tape for you. After listening to the tape, you ll know what s in the room. Please tick or cross and fill in the blanks.
(2) 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判断图片正误。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完成填空练习。第三次播放教学录音,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3) 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听完录音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5) 学生在小组内容练习分角色表演故事,然后教师请两三组学生上讲台表演,提醒学生表演时要带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教师评选出 最佳表演组 ,并给予表扬。
(6) 学生讨论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教师总结: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不能以任何理由推卸这个责任。
( ) ③ I __________ a room. There __________ a big bed and a new closet in it.
A. What s your room like? B. What s in your room? C. Where is your room?
clock, plant, bottle, water bottle, bike, photo, front, in front of, between, above, behind, beside, there, grandparent, their, house, lot, lots of, flower, move, dirty, everywhere, mouse
(1)报上介绍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长出了一颗新的牙齿。
叶圣陶先生说: 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使用才能练习成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 因此,学好语文必须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养成勤于实践的习惯。就以学生习作为例,每一名学生都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实践证明:写日记是积累作文素材,促使学生留心观察的有效方法;是练习
预习也叫超前学习,是指在教师上课之前,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进行学习和理解的过程。预习既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的方法是对第二天要讲授的内容认真阅读,仔细思考,把新的知识和以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看看哪些懂了会了,哪些不懂不会,从而明确听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克服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作文基本功的最佳方式。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学校、家庭教育相结合,家长们要认真检查孩子的日记,给予提示和鼓励,这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课标》指出: 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发展个性。 阅读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简单的问答去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感悟有思考,让学生休味学习生活中的乐趣。 萨特说过: 阅读是自由的梦 。古诗为学生提供更宽,更广的自由飞翔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展开自由飞翔的翅膀,在时代变迁中遨游。思绪没有了限制,个性的化的感悟,独特的理解就会充满整个学习活动的过程,整个课堂洋溢出个性的风彩。例如:教学《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一词时,学生初读后提出许多感受,有的学生认为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表达诗人此时此刻无限忧愁的心情;有的认为从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感觉到诗人心情孤独;有的认为词文表达了诗人向往美好生活心境;还有的认为是一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感情。这是学生个性理解的差异和情感体验的不同。让学生再读词文后,学生又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问题:题目中 江西 是地名,还是 江的西面? 行人为什么有泪? 为什么说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有个学生说: 我从词中 行人泪 可怜 东流去 等词中反复想,我同意刚才几位同学的意见和理解,却总觉得还有什么没有说,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学生理解侧重点和切入点不一样,所产生的问题自然都会为自我理解而提、思、议。教学时倘若教师一开始就分析重点词,解关键句,讲解词文,归纳思想感情,采用这种灌输的机械的方法,又何来学生个性情感的体验和问题,只会导致学生形成盲从心理,以教师为尊的心理。陆志平老师在《语文课程新探》中提出:教育应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
的有效手段。 我相信,我们班的孩子如能形成这些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必将是 好习惯,终受益 ,不愁学不好语文。【评析:本环节的教学是利用课前教师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同步呈现的,图像生动、制作精美,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突出了几
平日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熟知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逻辑语言、图形语言和数表,培养他们阅读理解和表述数学问题的能力,由于只有拥有了较强阅读理解能力、熟练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才能把自身的真才实学反映在答卷上,才能获得较客观的较好的数学成绩。
何形体的结构特征。学生从课件中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观察物体,较好地体现了多媒体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等教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