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函数为主线,不等式和函数综合题型是考点。函数的性质:着重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这些性质通常会综合起来一起考察,并且有时会考察具体函数的这些性质,有时会考察抽象函数的这些性质。
![戴氏补课怎么样](https://www.cy722.com/upload/2020/625.jpg)
戴氏教育特色高效课堂,只为涨分一个目的
同步辅导课:
【适合学生】基础弱,听不懂,跟不上;听得懂,不会用,用不好
【上课频率】每周1-2次课,长期辅导,平时辅导效果较好
【预期效果】同步学习,梳理每周疑难点,打牢基础
基础强化课:
【适合学生】考试不理想,过往知识不扎实
【上课频率】每月15次课,在假期辅导效果较好
【预期效果】集中梳理上学期核心知识点,补齐之前知识短板
专项辅导课:
【适合学生】清楚学习问题,专项补齐短板,突破学习瓶颈
【上课频率】每月5-10次课,短期按模块集中
【预期效果】深入掌握知识点,灵活运用,攻克疑难点
冲刺辅导课:
【适合学生】面临重要考试,考前技巧性冲刺
【上课频率】每月5-10次课,短期全面辅导
【预期效果】全面掌握考点与考试技巧,难点选择性突破
学会拼个人感觉初三了,应该去拼了,即使是初一初二很差的学生也应该努力,最好先突击好一科,不要各方面一起抓,这样比较容易提升也比较容易增加信心,个人推荐化学,因为这一科是初三了才会接触,没什么基础,很容易抓上来考好一点。其次是对于个人第二差的那一科。很多时候,第二差的那一科是很好抓的。
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高一地理知识汇总作为学习参考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
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
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
春秋是其中的过渡
三种四季;24节气
五带的划分: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状况——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五带形成
五带界线及各自现象;五带是气候划分和自然带划分的基础
11、宇宙的意义和现状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开发宇宙资源(空间资源及特点、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二、考题分析
本单元内容在会考100分中约占10%;
会考综合题中第一题出自本单元;
1、请参照《会考说明》中试题举例进行练习:
附录一的题型示例P10的三、1;附录二P29的第Ⅱ卷中的1、附录三P53的第Ⅱ卷中的1
2、关于本单元综合题要掌握的基本点:
会画晨昏线、夜半球、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黄道面、赤道面
自转和公转方向
日期及节气
该日直射点的位置、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
图中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状况
图中各点的昼夜长短状况及今后的变化
图中各点昼长的比较、极圈和赤道的昼长是多少小时
公转速度的变化
能联系的知识点:
北京何日早上6点升旗?(B、D)
北京人影渐长是哪一阶段?(从A到C)
当地球运行到A点(或C点)时:
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热——夏季/暧湿——冬季)因为受(副高/西风)控制
非洲北部的热带草原呈现(一片葱绿/一片枯黄)景观,因为受(赤道低压/信风)控制
北京此时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寒冷干燥)主要因为东南季风/西北季风的影响
倘若就我们的学习喻作航船,勤奋则是轮船的马达;正确的学习方法便是轮船的方向盘与航线、让我们驾上这艘希冀之船在知识的海洋中园游,让船儿载着我们驶向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