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初中化学知识大串讲
化学口诀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
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调整生物钟 保持好状态
考生首先应调整好生物钟。作息时间要和中考一致,最后一周不要熬夜,保证自己在每天9:00和14:00正好处于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刻。此外,每隔一段时间,自己做一次模拟考试,告诉自己“今天就是中考”。建议选择中考难度的试卷,时间和纪律严格按照中考规定执行。提前做完题要仔细检查,时间一到立即停笔。然后对照参考答案给自己打分。多次训练后,真正进入考场时,会降低紧张感,更容易发挥正常水平。
近几个月较高强度和密度的复习、测试,令不少考生感到比较疲惫,有时会产生厌倦、放弃的思想。这时,家长要做好孩子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引导,想办法多角度传递给孩子“坚持就是胜利,适度的紧张和焦虑,对中考不是坏事”的信念。有些家长比考生更加紧张焦虑,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过于在乎孩子的成绩。其实,目前考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本成定局,短时间内难有质的提升。所以家长要接纳孩子的现状,不提不切实际的要求,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此外,家长要多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薄弱点,帮助孩子制定切合实际的复习计划。此外,家长应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暗示,比如“不管考得怎样,尽了最大努力就无怨无悔!”“我有些紧张,别人也同样紧张,没什么的!”“我不一定都会做,但一定要把会做的做对!”等等。这样孩子心态会更加平和、自信心也会增强。
阅读不能只停留在字、词、句的意义上,奔忙于繁多的练习和字词句含义的挖掘里,阅读必须“既读得进去又读得出来”。阅读是对话,这种对话分为三个层面:与自己对话,就是边读边思,自己不断与心灵交流;与师生对话,这是自己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重点探讨“怎么写的”;与作者对话,思考“写得如何,能否更好”的问题。
“我听见就忘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汪老师说,这是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的三句话,它形象地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时候,学生可利用学具自己动手搭配几何体,从不同角度去感知;学习有理数,学生掌握了负数以后,可以利用温差测量山高。
初一生物教案:花的结构和花序
教师在讲授这一课的时候,一定要突出花的主要部分——雌蕊和雄蕊,防止学生把花被,特别是花冠,看成是花的主要部分。有的学生一提到花,就想到美丽的花冠,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没有美丽花被的花,就不是花。对于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在懂得了花的结构以后,是应该得到纠正的。
初三地理学习方法:组织中心问题谈话法
有些教师在复习时,只是简单对教材进行重述,这样学生便会觉得枯燥泛味,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把需要复习的全部内容,提出几个“中心”,围绕“中心”组织成若干问题,在复习时分别向学生提出来,可采用谈话式或讨论式的方式,学生自己来复习地理知识,来加强自身的地理技能。这样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系统的地理知识。比如:在复习世界地理各个大洲、地区的气候时,可组织中心问题——“各大洲、地区的气候分布”,在这个大中心问题之下,又可以提出若干个小问题,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在世界的分布”等等,无论哪一个问题一提出来,学生都会马上在头脑中回忆,然后让学生讨论或者发言,最后教师作总结——“亚欧大陆内部由于距离海洋远,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受到地形东西两方面高山和中部为平原地形的综合影响,使得极地寒冷气流和南方墨西哥湾暖流都可以长驱直入北上南下,导致温差大,加上纬度因素方面的原因,就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复习时还可以组织许多中心问题,如:“地中海气候在世界的分布”,“我国的河流为什么大多数都是自西向东流”,“当你到大自然中去开阔眼界时,迷了路怎么办”,“世界之最”,“世界的国家”——又可以分为〖“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与民族”、“经济”等小问题〗—等等。这种复习方法,打乱了教材的编排顺序,可以防止学生学知识不能“搬家”的现象,而且学生的印象深,又是师生双边共同完成且生动活泼,加上复习时间经济,只是这种复习方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高,所精心组织的中心问题要连贯起来,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效果才会大大超过对教材的重述!
倘若就我们的学习喻作航船,勤奋则是轮船的马达;正确的学习方法便是轮船的方向盘与航线、让我们驾上这艘希冀之船在知识的海洋中园游,让船儿载着我们驶向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