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y722.com/upload/202011/18pic.jpg)
上课坚决不能跑神!
如果没有补习老师,那么就缠着你的数学老师不要放,一次一个考点地去问他,哪怕他已经觉得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问,也一定要去问。自己的习题补充也是从最简单的开始进阶。
![](https://www.cy722.com/upload/202011/618pic.jpg)
正所谓“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有了对复习对象的高瞻远瞩式的掌握,你的心态会更加沉着,对时间的安排也会更加合理。当然,这种规划并不要求过分详尽,以致束缚了你的思路,工具总是为人服务的嘛,所以你的计划随时可以进行适当的改动,但只是适当的改动而已,如果彻底破除了这份计划的规范性,它的存在恐怕也就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了。另外,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也是要有一定的保障的。比如,我就曾经天真地为自己制定了考前15轮的复习计划,除了头一轮全面复习耗时三个月外,几乎每半个月一轮,幸好有老师及时浇醒我的春秋大梦,让我明白了照自己的计划去安排,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少说要在20个小时以上,基本属于痴人说梦;另一方面,轮数过多,周期过短,客观上也会使我的复习如同蜻蜓点水般留于肤浅,长此以往,知识网中的漏洞越来越多,事倍而功半,可谓祸患无穷。不过还好,我虚心接受了意见,立即改正,否则来日必将铸成大错,追悔莫及。
50.不要问:“为什么我失败了?”,而应该问:“我做了什么?”
![](https://www.cy722.com/upload/202011/288pic.jpg)
理性看待考试说明
这更加警示我们,在信息海洋灌入我们的世界,真假都难以分辨时,拥有一个理智的头脑,一个善于条分缕析、抽丝剥茧的思维模式有多么重要。作为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公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中转站。“当雪崩时,每一朵雪花都觉得自己是无辜的。”我们不能成为传播谣言、参与不分青红皂白讽刺挖苦的一片“雪花”。透过目之所见,直抵事实真相,秉持“眼见不一定为实”的观念 ,是我们需要从此次事件中学到的重要一课。
步骤二,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考前要加强时间管理,越临近高考越是如此,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效率的最佳结合点。
◎考试中出现情绪紧张,心跳加快、手脚颤抖、思维中断时,应该立刻放下手中的笔,闭上双眼,做深呼吸10次左右,当心跳平稳后再继续答题。
比如前面的例子:本着正确答案是A的前提下,再仔细研究一遍题目后,既不用担心时间消耗,又不担心单词不认识,句子看不懂的还可以慢慢分析一下,最终知道为什么A是對的,B、C、D是不對的,至此好像学会了全部知识。可是大家思考一下,考场上你发挥出来的是什么水平?是第一次接触到这道题的水平。你掌握某道题對你做下一篇有什么帮助吗?用是肯定有一点用,因为有的同学至少隐约明白或者潜意识下遇到这类题型会照猫画虎,有的确实能“画”出来,并且做得多了,总有些相类似的解题过程被同学们掌握。但我们并不能确保高考时碰上的都是熟练的题,不能确保都能照猫画虎“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