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知能并存”的原则,把期末复习分成四个阶段:(1)基础复习;(2)强化能力;(3)查漏补缺;(4)模拟练习。
戴氏精品堂私人订制学习方案
确定目标总差值:根据自身情况和理想院校、专业,结合2017四川高考各批次分数线,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找到分数差,制定学习计划。
分解目标分数:结合学科特点和自身情况,确定各科的“增长任务”,即“目标差值”。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学情分析”中所涉及到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结合教师所给的意见和建议落实计划。
落实学习计划:详细制定缩小差距的学习计划。配合戴氏的《错题会》APP,将学习计划细化到每月、每周、每天,以时间为单位把坏习惯、弱学科逐一击破。
细节描写有助于增强艺术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如在《荷花淀》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孙犁先生也有这样优美的细节描写: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这是对水生嫂们去看望自己的丈夫时,在路上的一段描写,这里依然是采用了细节的描写,给我们刻画了水生嫂们的生存环境,给读者展现了一幅清晰的水乡画面。那棵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的菱角是一个特写镜头,活灵活现地浮在我们的心头,挥之不去。的确,细节描写既体现了作者行文的细密周到,又展现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仔细品味这些细节,对我们品味语言能力的提高和语感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初二语文补习班期末复习大纲知识点整理.
一、词语解释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擅长相(xiàng)马。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祗:只是。之:的。奴隶人:仆役。
3、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槽枥:喂牲口用的槽。
4、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著称,即人们不认识这是千里马。以,凭借,因为。称,著称。
5、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6、一食(shí):吃一顿。或:有时。尽粟一石:吃尽一石(dàn)食料。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古代喂马的口粮石,十斗为石。
7、食:通“饲”,喂。下文“而食”“食之”的“食”,都念sì。
8、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语后置,不译。)
9、是:这样,指示代词。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面。见,通“现”,表露。
12、且:犹,尚且。欲:想要。等:一样。不可得:都做不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13、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14、策:本意指鞭子,这里名词作动词用,译为:用鞭子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办法。道:正确的方法。
15、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16、鸣:马叫,之:补充音节,不译。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17、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面对。临之:面对千里马。
18、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19、其:难道,表反问语气。
20、其:可译为“大概”.表推测语气。21、常:通常,平常。
初二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一个人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学习效率会相当差。
1、排除干扰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有过这种体验,当你在看书的时候,有人在附近讲话,虽然只是悄悄话,却会使你看不下去书,然而在火车上,虽然车子在隆隆的向前开,你却很容易就能集中精力看书,可见周围的音量的高低,强弱与对精神集中的妨碍度并不成正比,反而是其他的因素影响较大,此外,感冒了身体不舒服,或其它烦恼事,都会影响精神集中,因此我们必须想办法消除和避免这些因素。有的人面对各种的干扰,只要一做自己喜爱的习题,精神就会很集中。
2、暂时抛开烦恼
一旦有了烦恼及杂念,就会妨碍集中精神及注意力,如果有了,就必须分析它并想出能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烦恼而能集中精力学习,那需要极大的耐力和意志力,在必须集中精神的时刻,把烦恼暂时忘掉。除了精神的健康外,一个人的身体也很重要。一个人如果患了感冒了或身体不适,这时候还勉强坐在书桌边学习的话,效果一定不太好,如果觉得疲倦的话,那就要休息一下,不要太执着于学习了,身体健康了,学习效果肯定会好些。
倘若就我们的学习喻作航船,勤奋则是轮船的马达;正确的学习方法便是轮船的方向盘与航线、让我们驾上这艘希冀之船在知识的海洋中园游,让船儿载着我们驶向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