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教育热门班型推荐:
戴氏VIP1对1私人教学:学前诊断+学科专题强化全科辅导+定期跟踪
学前诊断:诊断孩子学习情况,接受知识的快慢能力等程制定
课程指定:针对孩子薄弱学科,甚至细至某环节进行方案制定,改善孩子现状。
及时跟进:随时跟进孩子学习进度,第一时间更正其学习误区,最大程度扩展孩子知识接受容量。
学管服务:建立微信/QQ线上咨询平台,孩子在家的疑问也能及时解决,家长更安心。
心里辅导:定期对孩子进行心里辅导,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艺考生进入文化课备考阶段应合理分配时间
进入3月中旬以后,艺术类考生已经全部结束省统考及校考。顾不得哪怕短暂的休息,他们必须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文化课备考中。对于艺考生来说,文化课无疑是他们的软肋,前期数月集中突击专业课,使得部分艺考生甚至拿起文化课书本,脑子就一片空白,内心更是多了些紧张和不安。距高考还有70多天时间,如何以良好的心态,结合学校老师的指导,扎实、科学、高效地备考文化课?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艺考生比较集中的两所高中——大连市第十五中学和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的各科老师,请他们为艺考生打气、支招。
合理分配时间是科学备考的前提
“还有两个多月时间,要想在高考中有好的发挥,考生必须合理有效地分配时间,有条不紊投入复习。”大连市第十五中学副校长赵宏表示,普通考生第一轮复习早已结束,而对于艺术类考生来说,正式的第一轮复习才刚刚开始,该校根据多年的实践摸索,认为艺考生的文化课备考复习分为三个阶段比较科学。
3月中旬至4月中旬,完成第一阶段复习。“经过4个月的美术集训,同学们的知识忘得差不多了,我们把第一阶段复习称为知识唤醒阶段,在老师的帮助下将高考知识点系统地归纳整理,搭建知识框架,形成体系,同学们应该强化高考考点,点对点配题,有针对性的训练。”赵宏表示。 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专题复习与综合训练。赵宏指出,这一阶段特别要强调的是文科综合考试科目,建议考生每天拿出20分钟,限时练习史地政的选择题,把握答题速度,合理分配时间,同时注重答题技巧。
考前2周为最后一个冲刺阶段,是考生巩固所学知识、查缺补漏、强化重点、综合提升的时间段。
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副校长初俊杰认为,要想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课成绩,必须做到“稳、准、狠”。具体说,“稳”是指稳定心态,不骄不躁,稳扎稳打,夯实基础;“准”是指准确掌握考纲,准确定位自己各科的实力水平,找准努力方向;“狠”是指狠下决心,狠下功夫抓考点。
数学举足轻重 英语、语文小分忽视不得
艺考主要分为美术类、音乐舞蹈类、传媒类,绝大多数的艺考院校对英语小分都有一定要求,如果考生的英语小分没有达到高校的要求,即便文化课总成绩很高,也没办法被录取。因此,一线教师提醒艺考生,英语复习时,要有很强的针对性,狠抓基础,包括基本的单词、基础的语法等,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反复强化基础,做到该拿的分稳拿。
家庭环境或氛围的改变不宜过大,衣食住行都保持原样未尝不可,可以让孩子适当地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或逛逛街。不要限制过多的自由放松时间。不要用一些奖赏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失衡。
复习时间上来看,艺术类考生与普通文化生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可以把艺术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概括为两个阶段:专业课考试前和专业课考试后,一般来说应届艺术生(复读生)大都是从6月份开始到校学习文化课,大概到10月份就到专业课培训学校去专门集训。基本上在校学习文化课的时间也就是3个月,而后他们就要随时奔波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到各省的专业联考、校考结束后基本上就到2月底了。这时候他们才真正的有时间开始面对“文化课”这只拦路虎了。我身知那种感受,尤其是当你不想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时,尤其是专业课稳操胜券,但文化课却咫尺天涯时那种期盼!
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发现,凡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很重视学习的调整,调整包括对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学习方法的调整。通过调整,学习目的明确了,态度端正了,计划合理了,方法科学了,时间的分配和精力的使用恰当了,学习就会不断取得进步,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