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平时的教学或练习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会有稀奇古怪的错误出现,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做题时读题不够完整,往往句子只读一半,就开始动笔做题,这样造成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例如:有这样一道填空题:100个一是( )个十。有些学生只看到括号为止,把题目理解为100个一是( ),然后就不加思考地在括号里填上100。由于题目没有读完整,学生理解起来就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机械能分子动理论内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动能跟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2.势能分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3.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能、功、热量的单位都是焦耳.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①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极其微小.②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③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5.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6.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内能也叫热量.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放热,物体的内能减小.
7.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水的比热最大.所以沿海地方的气温变化没有内陆那样显著.
8.Q吸=cm(t-t0);Q放=cm(t0-t);或合写成Q=cmΔt.热平衡时有Q吸=Q放即c1m1(t-t01)=c2m2(t02-t).
9.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上物体,而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规律叫能量守恒定律.内能的利用中,可以利用内能来加热,利用内能来做功.
10.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的单位是:焦/千克.氢的热值(最大)是1.4×108焦/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4×108焦.
怎么制定学习计划:计划要考虑全面学习计划不是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习有时,休憩有时,娱乐也有时,所有这些都要考虑到计划中。计划要兼顾多个方面,学习时不能废寝忘食,这对身体不好,这样的计划也是不科学的。
三个小妙招教你如何消除考试焦虑
还有十几天就要高考了,不少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考前焦虑。近日,有不少学生和家长或者老师给唐老师留言,下面这两个留言比较有代表性。
学生:我平时学习挺用功的,可最近心里越来越紧张。有时候一看到试卷,大脑一片空白,做过的题也忘了。等考试结束走出考场,又想起来了,结果丢了不少分,眼看就要高考了,我该怎么办?
老师:马上就要高考了,我们孩子越发怕考试了。每次面临考试都手脚冰凉,更麻烦的是每次考试前总要跑厕所。孩子这是怎么了?
多数学生高估焦虑程度
这两个孩子出现的是一种对考试情境习惯性的紧张状态,也就是考试焦虑,主要症状有:情绪紧张,忧虑不安,担心害怕,手足发冷,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头昏发晕,视听困难,注意涣散,记忆迟钝,思维混乱,甚至还会出现肠胃反应等躯体症状。
过度的考试焦虑有三方面的危害:影响考生的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诱发大脑的超限抑制,降低大脑的活动效率;造成许多生理反应,降低机体的机能。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考生考试效率的降低。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面临大考的学生常常高估了自己的焦虑程度。我在初高中毕业班学生中的多次实验表明:事实上大多数人的焦虑很轻,是正常的;少数人的较重焦虑也不用特别在意,焦虑很重的是极少数。所以面临大考,千万别夸大自己的考试焦虑来吓唬自己!
考试焦虑并非特殊情况,面临大考,每一个正常人都会有适度的焦虑。
更重要是,适度的考试焦虑不仅不可怕,而且是必要的。有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证明,用药物消除考试焦虑的同时,学生的考试成绩却明显下降了。也就是说,适度的考试焦虑反而是有好处的。首先,适度的紧张状态能使学生保持学习的警觉性,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其次,适度的紧张状态会调动身体的能量,使学生以充沛的精力完成学习任务。最后,适度的紧张状态还有助于保持大脑足够的兴奋性,促进大脑提高工作效率。
三个小妙招教你如何消除考试焦虑
面对大考,如果考试焦虑较重,也不用怕。战胜考试焦虑是有策略的。
妙招之一:把对考试的担心变成对考试的信心。
担心考试结果是考试焦虑的直接原因。消除担心可以先把自己的担心明确化。考生可以把自己对考试的所有担心、忧虑、害怕、恐惧……逐一写下来,然后想出尽可能多的理由逐条加以驳斥。
注意效率:我对学生的要求是,你可以长时间不学习,但你学习的每分每秒都必须是高效的。但好多学生的学习效率令人担忧。旁边放着手机,来了短信抓紧回,如是短信越来越多,一晚上回上个十条短信,你这一晚基本上也就浪费了。所以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安心学习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学习确实需要心如止水,宁静才能致远。不能做到这一点,时间用得再多也不可能有学习的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