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一般考辨析,不考拼写,不考查汉语拼音方案。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但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云:“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大学》)

艺术生须知 做题没有解题思路,你该怎么办?
老师的主要任务是讲解“解题思路”。
在培训的时候,我常说“教师≠答案”,如果老师只是出一道题然后把答案给学生念一念或者自己解一遍题,是没有意义的,学生不会有收获。学生听老师讲解比自己看答案多收获的就是这道题为什么这么想,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不那么做?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一道平面几何题不会做,一看到辅助线就会了。聪明的同学一定不满足于此时把答案做出来,而是更要深入研究“为什么”这么做辅助线,理由是什么。
我曾经遇见一个学生,她学校的老师告诉她“不要问为什么,做得多了自然就会了”,这就是100%的扯谎,只因为老师自己也是看的答案才会这样。做一个不满足的学生,一定要多问老师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做,不要怕老师烦,这是老师的责任。
另外需要提示的是,在现代文的考题中,妨碍学生得分的一个普遍原因是,考生常常忽视了隐藏在题目中的对语文概念内涵的准确理解。譬如学生常常错把“请概括文章的中心”和“请说说作者的意图”当成一回事。建议对语文的文体特征、表现手法、语言艺术等相关概念做一次完整而系统的整理。只有理清了术语的概念,搞清了题目的要求,才可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为什么会出现偏科呢,究其原因无非如下:其一:个人喜好。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鲜明的个性主要表现在独特的喜好和兴趣上。有的考生就是喜欢数字化的东西,凡是遇到数字类的内容就愿意学、喜欢学,但同时,他们就是不喜欢文绉绉的东西,凡是遇到拽文的内容就反感、就排斥。有些同学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