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认为数学不是靠做题做出来的,方法永远比单纯做题更重要.如果仅仅记住了一道题,而不仔细思考它的每一步是怎样想出来的话,做再多的题也没用,反而会浪费很多的时间.我的习惯做法是,首先上课认真听,并不要求把老师讲的每道题都记下来(这样复习时要花很多时间),只要是自己已经懂、解题思路也与老师一样的题目就大可不必再记.关键要记那些自己不懂或自己已懂但老师的方法更简便的题目.记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最好不要在老师讲的时候同时记,这样老师讲的一些没法写出来的思路就有可能被漏掉.教我数学的唐江津老师特别强调我们要掌握数学的解题思路,他不提倡我们随便地做些繁杂的课外习题,只要求我们把他布置的题目做好就行.上课时,他常常会在讲完一道题目时再留出一段时间让我们记笔记,使我们听记两不误.这样,不仅使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还掌握了许多有效的解题方法.
把高二知识巩固好。从知识角度来看,高二的解析几何、数列是高考的重中之重(另一重点内容是函数与导数),高考题经常有解析与数列的综合题。因为刚学过,多数知识点还熟悉,要在此基础上提高到(或接近)高考要求,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有些学校在高三第一学期就开始做综合试卷,如果能掌握好高二知识,会做得更好,这对以后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能帮助你形成良性循环。
开阔眼界: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高二化学课改总结范文
当然,在新课改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也存在很多困惑,比如:
1.相关课改配套改革不到位。如现有的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不适应课改的实际,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关系尚不明朗。新高考方案迟迟不出台,老是变化,到高考完才知道,是新课改中教师最困惑的问题。
2.教材内容多、要求与课时不够的矛盾。教材内容多、教参和教辅良莠不齐,有些练习题偏难偏深,课标、教材、教参、教辅标高不一,有的教辅资料质量低劣,使师生无所适从。内容和课后练习不配套。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建议教材编写的专家们,继续在这些方面下一些功夫,编写出更多更好的配套学习材料,以适应各地区各学校教学的需要。
3.课本中有些内容讲得太肤浅。由于减负,所以就把课本减得薄了又薄,认为这样就会把学生的负担减下来。课本一减再减,但高考怎样测评,把握不住。化学必修两本书,一年时间基本把原来三年的内容都涉及到了,面面具到,实际很多内容都讲不透。如物质的量这一章,原教材安排大约十几课时,现在只给三课时,但内容基本不变。阿伏加德罗定律,正文没有,在资料在线中又出现了。
物理选择题偷分技巧
1.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2.相信第一判断:只有当你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尤为重要。
3.注意高考物理选择题的前三道题,虽然简单,但多数考生由于紧张,错误率非常高。
4.选择题只需要确定选出哪个答案就可以了,多选题要仔细看题。
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发现,凡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很重视学习的调整,调整包括对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学习方法的调整。通过调整,学习目的明确了,态度端正了,计划合理了,方法科学了,时间的分配和精力的使用恰当了,学习就会不断取得进步,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