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生如何快速冲刺提高成绩
对于艺考生和家长,希望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提高文化课成绩,焦急之情不言而喻。精英阳光教育会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量身制定适合的提分方案。如:语文科目,对于知识不系统,要从课本入手,从基础抓起,让学生熟悉课本内容和高考模式,一步步提升;英语科目,增强英语互动能力,培养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文综,如果是相对强项,兴趣所在,老师必须帮其拔高,要在原有基础上,让学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政治而言,通览全书,整合相关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历史学科抓住考试热点。如果该同学被数学“考怕了”,对自己没有信心,对症的教育是一边辅导一边建立信心。在确定以鼓励为主的教学原则后,可以安排学习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夯实基础。重点复习课本知识,系统地梳理、归纳知识点,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知识组块,并用归纳方法把知识点穿成一条清晰的线,可以活学活用;第二步:突击重点。练习重点题型,知识点强化训练,把这条线上的知识点标注上重点;第三步:模拟训练。穿针引线,把线织成网。
艺考生进入文化课备考阶段应合理分配时间
进入3月中旬以后,艺术类考生已经全部结束省统考及校考。顾不得哪怕短暂的休息,他们必须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文化课备考中。对于艺考生来说,文化课无疑是他们的软肋,前期数月集中突击专业课,使得部分艺考生甚至拿起文化课书本,脑子就一片空白,内心更是多了些紧张和不安。距高考还有70多天时间,如何以良好的心态,结合学校老师的指导,扎实、科学、高效地备考文化课?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艺考生比较集中的两所高中——大连市第十五中学和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的各科老师,请他们为艺考生打气、支招。
合理分配时间是科学备考的前提
“还有两个多月时间,要想在高考中有好的发挥,考生必须合理有效地分配时间,有条不紊投入复习。”大连市第十五中学副校长赵宏表示,普通考生第一轮复习早已结束,而对于艺术类考生来说,正式的第一轮复习才刚刚开始,该校根据多年的实践摸索,认为艺考生的文化课备考复习分为三个阶段比较科学。
3月中旬至4月中旬,完成第一阶段复习。“经过4个月的美术集训,同学们的知识忘得差不多了,我们把第一阶段复习称为知识唤醒阶段,在老师的帮助下将高考知识点系统地归纳整理,搭建知识框架,形成体系,同学们应该强化高考考点,点对点配题,有针对性的训练。”赵宏表示。 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专题复习与综合训练。赵宏指出,这一阶段特别要强调的是文科综合考试科目,建议考生每天拿出20分钟,限时练习史地政的选择题,把握答题速度,合理分配时间,同时注重答题技巧。
考前2周为最后一个冲刺阶段,是考生巩固所学知识、查缺补漏、强化重点、综合提升的时间段。
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副校长初俊杰认为,要想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课成绩,必须做到“稳、准、狠”。具体说,“稳”是指稳定心态,不骄不躁,稳扎稳打,夯实基础;“准”是指准确掌握考纲,准确定位自己各科的实力水平,找准努力方向;“狠”是指狠下决心,狠下功夫抓考点。
数学举足轻重 英语、语文小分忽视不得
艺考主要分为美术类、音乐舞蹈类、传媒类,绝大多数的艺考院校对英语小分都有一定要求,如果考生的英语小分没有达到高校的要求,即便文化课总成绩很高,也没办法被录取。因此,一线教师提醒艺考生,英语复习时,要有很强的针对性,狠抓基础,包括基本的单词、基础的语法等,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反复强化基础,做到该拿的分稳拿。
艺考文化课成绩要求提高 临阵磨枪不再灵光
然而,今年艺考的“退烧”仅出现在普通高校中,且降幅不大,而知名院校的报名情况大有“高烧不退”的态势。2014年北京电影学院网报人数近1.9万人,比去年增加2000余人;中央戏剧学院的报考人数更是增加了约1万人。然而,这些知名院校的计划招生人数并没有随之增加,中央美术学院今年的招生规模依然为800人;北京电影学院计划招生513人,与去年持平;中国音乐学院计划招生305人,仅比去年增加1人;中国传媒大学今年计划招生689人,较去年只多了20人;北京舞蹈学院更是由去年招收108人减为90人。这更加凸显了名校报考中“僧多粥少”的状况,无形中提高了艺考竞争的激烈程度。
艺术考生文化课复习如何走出题海
了解高考题型
艺术生文化课复习时间段、任务重,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我们浪费,所以第一步要确定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这是制定复习计划的第一步。只有了解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才会指导在短时间内该复习什么内容。
2、归纳高考考点
了解了高考考什么,下一步就是要归纳高考考点,归纳高考考点有很多种方法,但是对于艺术生来讲,时间比什么都宝贵,所以要选对复习资料。
艺考后勤:给考生“打气”也需要艺术
每天鼓励多一点:从心理学上分析,考前焦虑是可以互相传染的,因此,家长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和平和的心态,鼓励的话语要常挂嘴边,最好每天都与孩子说一些“你一定行”、“不要累着了”等温馨鼓励的话语,这样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态,化解复习的苦闷和考前焦虑带来的压力。
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发现,凡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很重视学习的调整,调整包括对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学习方法的调整。通过调整,学习目的明确了,态度端正了,计划合理了,方法科学了,时间的分配和精力的使用恰当了,学习就会不断取得进步,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