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小学升初中已经取消了笔试,于是,随之而来的便是奥数成绩直接与升学挂钩,因为奥数最能反映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听了我这位朋友的长篇论述,我才终于明白,奥数如今已经成了孩子们的必修课,已经成了孩子们的一大课题。同时,也终于明白先前我那位朋友的孩子学习下降的真正原因:小学阶段学的知识大都是些基础性的东西,这些东西也往往反映不出一个孩子的潜力如何,而奥数却能反映出来,一旦奥数学的不好或说不够好,那么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就会明显地显出差别来,一步步地走下坡路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七年级语文学习指导
根据课标精神,提升阅读素养
教育部中考文件对现代文阅读要求是以课外材料为主,很明显,现代文阅读应该主要考查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在复习中,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要选择好阅读材料。即既有三大实用文体——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还要有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和小说(诗歌和戏剧在试题中出现不多),内容自然要选好的,语言文字好,思想内容好,文化内涵深,说明文要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篇幅也要一般在1000字到1500字之间、内容和语言俱佳的名篇,字数也可以突破,不能任意进行删改。
二、要注重整体理解感知:对文章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思想要能够准确的把握,要理解其形象的意义,这是阅读文章的要点:因为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正确掌握解答其他题目的钥匙。
三、是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也就是理清文章的篇章结构,把握作者藻篇布局的匠心。这是对文章的艺术特色进行探求的重要方面,也是掌握文章中心和重点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四、是能够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有时候,看起来很普通,很平实,但只要认真思考,却发现其有十分深刻的内涵。要探讨文章的中心和主题,常常在我们理解了一个词语或一个重要句子之后。因此,复习中,要努力锻炼我们发现和理解这类词语和句子的能力。
五、是能够运用探究精神对文章的观点或写作技巧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类题,一般是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我们既可以采用正常的思维方式解答,也可以采用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类题的答案一般也是不固定的,但必须有道理,有一定说服力。这也是近来用得最多的题型。
六、是能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思考拓展。从近的中考题看,有不少阅读题有适当的拓展,比如从说明文所讲述的知识联系到生活中的现象,要求进行知识迁移;从记叙文的内容出发,要求对文章进行归纳梳理,制作卡片,根据内容进行迁移式的图画欣赏等。这类试题相当灵活,也很有价值,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文言文阅读材料,主要来自课内,但也有不少地区考查课内外结合,或只考查课外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浅易的,好理解的。考查方式与以前相比,有了一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到,题目的设计不仅有文言文考查特有的通假字、句子翻译,还有重点词句的理解,文章内容的把握,还有与现代文相同的考查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开放性试题。因为,注重了古诗文积累。
复习数学时,要制定好计划,不但要有本学期大的规划,还要有每月、每周、每天的小计划,计划要与老师的复习计划吻合,不能相互冲突,如按照老师的复习进度,今天复习到什么知识点,就应该在今天之内掌握该知识点,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研究该知识点考查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在每天的复习计划里,要留有一定的时间看课本,看笔记,回顾过去知识点,思考老师当天讲了什么知识,归纳当天所学的知识。可以说,每天的习题可以少做,但这些归纳、反思、回顾是必不可少的。望你在制定计划时注意严防题海战术,克服盲目做题而不注重归纳的现象。。
艺考生文化课底子薄 复习要夯实基础
复习不要纠缠偏、难、怪题 重点放在选择题、中性题上
据了解,每年高考都会有一部分艺术生因为文化课的分数要求不是特别高,而把重点放在艺术类考试的课程上,对于文化课的学习不够重视,导致高考结束后,就有不少艺术类考生因为文化课的成绩拖了后腿,从而与自己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进一步提高相关考生的专项测试要求和高考文化成绩录取要求,特别要切实提高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运动队和艺术团录取考生的高考文化成绩要求。
高三的学习生活是心理变化波动较大的一个时期。这个阶段伴随着“考大学”的临近,复习压力逐渐增加,很多学生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常见现象如:自信心的减弱,对自己学习能力产生质疑;又或者自信心膨胀,不能脚踏实地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