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制定复习谋划,达到事半功倍
自我剖析的目的在于认清自己在各科学习中的优势与劣势,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自己的优势学科有哪些,哪些学科是非常有潜力再充分提高的,劣势学科又是哪些,劣势学科之所以会处于劣势的原因又有哪些:是基础掌握不扎实还是手高眼低,粗心大意等等。对于这些都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样我们在制定复习规划时才能真正的“接地气”。
制定复习规划的关键在于“布局”。所谓布局便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成绩水平以及自我定位,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如何在巩固自己的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去弥补劣势学科;如何更大地发挥潜力学科的潜力等等。以此来合理的安排各科的学习时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看看历史,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复述历史。历史学习我们突出两点:宏观和微观。宏观上我们必须要求每个考生都能复述历史,我们把历史按时间纵向分成了若干个阶段,然后用简练的文字概括历史事件和阶段特征并形成文稿,要求学生按此文稿进行集中大量记忆,直到学生能准确的复述。考生只有学会复述历史,才能够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进而形成敏感的条件反射,构建自己的历史时空坐标轴,这个是历史学习的重中之重,探究近几年高考试题我们会发现,解题的关键就是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
艺考备考进入冲刺阶段
庄老师介绍称,像播音主持、广播电视编导这类专业学习周期较短,一般会在暑假期间和艺考前集中培训。他表示,最近几天,自己所在培训机构就会有一个持续六周的艺考集训班开班。
“集训是全日制上课,每天学习至少也要十几小时。六周集训会把整个艺考考点过一遍,并针对学生各自的弱点进行训练,对学生整体做个规划。”他说。
此外,他还表示,培训机构的老师会为参加集训班的学生推荐十余所备考院校,“1-3月,我们老师全程带队陪考,帮助孩子分析各个学校的考题风格、答题思路”。
和这类学习周期短的专业不同,美术类专业集训周期较长。记者近日在中央美术学院附近的一家培训机构看到,临近晚上6、7点,画室里坐满了练习的学生。
艺术生的文化课成绩如何在短期内突破高分?
考生学会地理基础知识的梳理,掌握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用好地图、掌握区域定位,将所有考纲中的地理知识分为八大知识体系,各体系集中突破。复习中将每个体系知识细化,具体到一个实例,加以规范训练,举一反三,则事半功倍。注意地名的记忆和书写。复习中有相当数量的地名必须记牢,而且还要注意地名的空间性的特征。以理解兴趣带动学习。
艺术生应对文化课 立足基础补齐“短板”
夯实基础尽快补上“短板”:在高考试题中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考察占试卷的70%,这部分知识基础薄弱考生听的懂,学得快,费事少提分效果好,这才是艺术生下劲的重点。这就要求文化课的学习应夯实基础,从强化、巩固旧知识开始入手,把自己所掌握的,要牢牢巩固,然后再进行新知识的扩展。特别要紧扣考点,在低中档题型中拓展自己的拿分点。很多高校,尤其是一些重点名牌院校,对英语,语文等科目有一定的分数要求,这些科目能否达到规定的分数关系到高考的成败,因此在搞好全面复习总分上线的情况下,必须要加强这些科目的复习。针对自己的“弱科”,要有计划的突击提高,可以选择一些正规的师资优秀的文化课辅导机构,对“弱科”进行集中加强,补上短板,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获。
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发现,凡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很重视学习的调整,调整包括对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学习方法的调整。通过调整,学习目的明确了,态度端正了,计划合理了,方法科学了,时间的分配和精力的使用恰当了,学习就会不断取得进步,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