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专业考试临近,面对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大考,家长一定和自己的孩子心情一样紧张和兴奋,但是作为艺术生的家长,除了要积极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外,还要必须知道八个艺考常识,以便能正确地帮助孩子。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阅读分析能力的训练,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要深刻体会老师对问题的分析过程,密切注意老师解决问题时的“突破口”、“切入点”,不断修正自己分析问题中的漏洞和不足,平时做题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强化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性。
高三物理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应注意的问题,并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的优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碰撞、爆炸等物体相互作用的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一)引入新课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分析动量守恒定律成立条件有哪些?(①F合=0(严格条件)②F内 远大于F外(近似条件,③某方向上合力为0,在这个方向上成立。)
(二)进行新课
1、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
用牛顿定律自己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1)推导过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碰撞过程中1、2两球的加速度分别是: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1、F2等大反响,即 F1= - F2 所以:
碰撞时两球间的作用时间极短,用 表示,则有:
代入 并整理得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2)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
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高度来认识,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普适原理之一。(另一个最基本的普适原理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从科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现动量守恒定律有任何例外。相反,每当在实验中观察到似乎是违反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时,物理学家们就会提出新的假设来补救,最后总是以有新的发现而胜利告终。例如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放出电子时,按动量守恒,反冲核应该沿电子的反方向运动。但云室照片显示,两者径迹不在一条直线上。为解释这一反常现象,1930年泡利提出了中微子假说。由于中微子既不带电又几乎无质量,在实验中极难测量,直到1956年人们才首次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2000年高考综合题23 ②就是根据这一历史事实设计的)。又如人们发现,两个运动着的带电粒子在电磁相互作用下动量似乎也是不守恒的。这时物理学家把动量的概念推广到了电磁场,把电磁场的动量也考虑进去,总动量就又守恒了。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
我们后面有六个大题,一般是侧重于六个重要的板块,因为现阶段不可能一个章节从头至尾,你没有时间了,必须把最重要的知识板块拿出来,比如说数列与函数以及不等式,这肯定是重要板块。再比如说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应该是一个,解析几何和平面几何和平面向量肯定又是一个。
低分同学,看似问题很多,但是都是由基础知识混乱影响学习心态,从而影响学习进度导致的。有一些学员,到现在连经济学部分内容都没处理完,在我了解学习状况以后,发现,他在听网课时候几乎每个词都要查是什么意思,理解句意都成问题,更别说体系了。
所有的高分考生们都强调了一点,那就是学习没有捷径,老老实实地学习,上课百分百专注,不懂的就问老师,老师布置的作业按时完成,做过的每一道题题都不会再出错,该读的就大声朗读,该背的就背到滚瓜烂熟。
北京师范大学2019年招生的7个艺考专业中,除舞蹈学之外,其余6个专业2018年招录分数线都比2016年有明显提高,其中文化课分数线也有所上调。除了文化课分数线不断提高,记者还发现,各高校愈发注重对艺考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中国传媒大学宣布,从2019年起,该校所有艺术类本科专业的考生,均须在初试环节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文化素养基础测试,初试科目在原有语数英类别的基础上增加文史哲类别。数据显示,有16030名考生选择了参加文史哲的考试,占总报考人数约三分之一。
最理想目标,即高考超常发挥,很好地释放潜能,达到可以实现的最高目标,比如“名牌大学的理想专业”。这一级目标的制定能极大激发考生复习的激情与动力。最现实目标,即通过正常水平的发挥就能实现的目标,比“重点大学”。这一级目标的制定可让考生缓解焦虑,踏踏实实将复习进行到底。最低限目标,指即使在高考中出现意外情况,也能尽最大努力实现的目标,比如“一般大学”。这一级目标可帮助考生平静、安心地看待高考,实现顺利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