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抓大纲、抓基础,考生出现在某个科目上分数低,往往是在知识、技能掌握上存在缺陷,或者是记忆不牢,或者是理解不透,或者是应用不熟练。因此,对照大纲,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及时弥补,这才是提高分数最有效的办法。
我们的教学配置住宿:全封闭军事化管理,禁止学生携带手机; 饮食:配置学生食堂,每日三餐,营养均衡,安全卫生;行:每周周日休息,学生回家出校需和家长沟通; 报考:免费大型报考讲座,帮助家长了解高校,指导家长填报志愿; 联考:参加名校模拟考试,参加全省统考(一模,二模,三模); 师资:省内各高中资深教师,至少有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准备掌握高考趋势; 安全:24小时全校监控,保障学生安全;
第三种反馈方式是提示,将学习材料背过几遍之后,交给帮助你背诵的人,由对方任选其中应背的内容向你提问。背诵过程中遗忘的地方可以由提问者加以提示,并作为下次背诵的重点。 这种方法适合于长常内容的背诵,若能与及时复习法结合,效果更佳。
当你看过书之后,知识掌握已经达到60%以上,但还有许多遗漏或者是衔接地方没有掌握清楚,这体现在考试中你做错的或是不会做的题上,因此,我们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堵窟窿”。建议每科准备一个错题本,把考试中错的题都摘录下来,反复研究,直到把每个知识点都领悟了。
如果上课走神、思维不活跃从而错过重点难点的讲解,那就需要在课下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补救,这就等于剜肉补疮,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孩子们一走进课堂就得排除一切干扰,集中精力认真听老师讲课,不要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不懂的就做好标记,下课立即找老师补救。
回到基础一般说来,考前不宜攻难题,既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也没有必要。要回到基础,把基础夯得扎扎实实的,这样在考试时才能做到基础分尽量不丢。限时训练可以找一组题(比如10道选择题),争取限定一个时间完成;也可以找一道大题,限时完成,等等。这样,主要是创设一种考试情境,检验自己在紧张状态下的思维水平。激活思维可以找一些题,只想思路,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不必具体详解,再对照解答,检验自己的思路。这样做,有利于在短时间里获得更多的具有策略意义的解题方向,训练思维品质。
其次,要调整好个人状态,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专业集训期间对文化课的学习,多是在课后和业余时间进行,所以考生很难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本身的专业课学习压力就不小,还要在进行文化课学习,两者兼顾确实难度不小,而之所以这样认为,考生多是把文化课学习当成一种任务,而不是把它当成专业课培训期间的一种调剂,记住,这个时候学习文化课不是为了让文化课突飞猛进,而是加深印象,为以后的冲刺打基础,所以考生不必有任何压力,更不应该影响到专业课的学习,只要调整好个人状态,积极的学习,你会发现这段期间的收获会很多。
高考是一场持久战,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自控力比拼是一部分,其实高考跟智商没有多大关系,说到底就是自我管理能力的较量。努力读书了,成绩还是没有提高,那多半是盲目的努力,没有讲究效率。学会自我管理,就是你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取长补短,加上你的坚持和毅力,一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