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筛选出8-12所目标院校:初步筛选好学校之后,要再根据自身的专业和文化课现状,参照各院校的考试时间和考点安排等对所选院校做二次筛选,同时还要参照招生之友里各院校的往年招生陆 续信息,做最后一次筛选。选择的院校不易过多也不易过少,一般控制在8-12所最合理,需要注意的是所选的院校间要拉开一定的梯度,比如提前批校考3所、 综合类大学考3所、普通二本院校3所等,这样可以为以后的志愿填报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部分学校的专业考试内容难度增加,如中国美术学院色彩考试命题要求画彩色头像,而非往年要求的彩色静物。中国美院招生办主任李都金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彩色静物考了10年,许多培训机构把培训搞得很僵化,比如不会画的人按照‘六步法’也能画出一个像样的苹果。”而彩色头像对考生的艺术感知力的要求远远高于静物,靠几个月“临阵磨枪”只能在考场上败下阵来。如此大浪淘沙之下,对艺术怀有真正热情、具备扎实基本功的学生能有更多机会被精选出来,生源的质量也将得到控制和提高。中央民族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崔玲玲指出:“这些改革能够遏制那些想走捷径上大学的艺术‘门外汉’,避免艺术专业培养出越来越多‘匠人’。”
艺术生文化课:如何提高高三生的英语阅读速度
利用略读来提高阅读速度:略读,即指读者以最快的速度粗略地对文章的内容获以梗概;而查阅,即指以最快的速度从一篇文章中淘沙拣金,获取读者所需的材料或信息,包括查找人名、地名、事件发生的事件或地点等。首先快速浏览文章的前面几段,以便对文章的内容、背景、写作的风格以及作者的观点等有所了解,而对后面的一些段落可以只读每段的主题句。主题句一般位于句首、句末,也有少数插入段中。
文化线提高:艺考生如何对策?
校考:找准定位,选准目标。不少考生盲目应付校考,目标院校选了一个又一个,有的多达七八个。应付校考,苦于奔命,耽误了大量的文化课复习时间,浪费了不少的宝贵精力。“贪多求高”,即目标院校多,目标院校层次高,成为“艺考”的普遍现象,这实际是一种浮躁。我们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专业水平、文化成绩能否达得到,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目标院校不在多,而在精和准。如果专业参加了省联考,“校考”一般选择2-3个目标院校就可以了。
倘若就我们的学习喻作航船,勤奋则是轮船的马达;正确的学习方法便是轮船的方向盘与航线、让我们驾上这艘希冀之船在知识的海洋中园游,让船儿载着我们驶向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