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学问,学习本身是离不开发问的。好奇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如果没有好奇、如果从不发问,人就不会成长,社会就不会发展。有时,父母或者老师会对你的问题感到不耐烦,那是他们的不对,你并没有错。千万别因为他们的错误行为而放弃自己的正确行为。所以,你一定要继续保持发问的勇气!
初二培训补习学校历史复习资料
2、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等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战略防御)
3、1947年夏,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从而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战略进攻)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1、三大战役: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辽沈战役:由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其中首先攻占、起到关门打狗作用的地方是锦州。 淮海战役: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以徐州为中心。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战役。 平津战役: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是傅作义,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3、三大战役的意义: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渡江战役: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渡江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23日解放南京。
作用: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胜利原因:中共中央正确的战略部署;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战。
第六单元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状元实业家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我国出现了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到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发展特点:①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②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③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
高中语文两汉文学知识点
两汉散文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 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垂史册。
B.乐府民歌和赋。
1.乐府民歌: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
2.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高考答卷马虎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字迹潦草,让改卷老师如看天书。这种卷子,改卷老师因为看不懂,常常就不给分,或者给很少的分数。
<雅安戴氏暑假初中辅导补习学校>一是随意泛化常识的内涵,扩大“常识”的范围。现在流行的一些高考辅导读物,将一些并不知名的二三流作家甚至根本不入流的作家列入复习范围,或者将一些专业性很强甚至很生僻的文化知识作为考查对象,既加重了负担,也没什么实质意义。仅就文学常识看,高考关注的是世界一流作家,中国的一流作家,掌握这些常识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