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高段到中学,重读写结合和拓展练习
是读写结合。
这一阶段的阅读,我倡导以名人传记为首选,外加社会新闻。阅读的真正价值不只是积累语文素养,更是引领人的精神成长
。名人传记最能引领孩子的精神成长,而阅读社会新闻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很有好处。我孩子小时候,我引导他们读报纸,但不提倡看网络新闻,因为网络文章中假冒伪劣甚至有毒的太多,容易毒害到孩子的价值观,风险太大。
有学者提倡这时期大量读名著,但我持保守意见。小学高段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学习负担已经不轻,这时候的阅读要精准。
学生读些名著章节是可以的,而整本整本的名著,等大学时慢慢读也来得及。青春期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但他们却少有阅读时间。家长如果用心,可以为孩子精选美文。这就像给孩子“煲汤”,把最精华的文章推荐给孩子。
家长还可引导孩子适当学习国学,让孩子大体了解《论语》《道德经》,以及诸子百家散文、唐诗、宋词、元曲中的经典名篇。
国学,不仅是语文素养的底色,也是中华儿女生命的底色。
阅读最好的搭配就是写作。写作并不是堆砌华丽的词藻,最高境界的写作是对人生、对社会的分析。
家长要多与孩子讨论社会现象,既锻炼孩子的思辨能力,又能拓宽孩子的视野,这样作文就不可怕了。
我曾多年研究作文教学,出版过关于作文的专著。基于我的经验,学生在初中一二年级学习作文技巧,效果最佳。
这时候的作文学习,要特别关注写作方法,尤其是写作技巧解读的知识。这方面有很多自学的书,学生可选择一至二本实用的,慢慢品读。
预习。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所以预习就是自学。
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
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4.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过程中着重解决的问题、所查阅的旧知识等。
这些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难免也会有惯性,往往将高一的新生当作高三的学生来对待,甚至会出现“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们都不懂”的现象,其实有些问题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却是是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对于高一的同学来讲就未必是简单问题了,同样会出现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影响一些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还是要学会和老师沟通,有问题不要不敢问,
高考实验题得分技巧
养成答题好习惯
选择性填空一定要按题目的要求选,不要按自己平时的坏习惯。如选择(增大、减小、不变),不要在文字上划对勾。选择仪器时,看准是仪器符号还是仪器前的字母符号。不要在会做的题目上失分。
重视物理实验:考生实验要从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6个方面着手。设计试验要遵循的原则:安全性、准确性、方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