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评价自己,明确考试动机。考试前对自己的学习务必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切忌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即使是平时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也要考虑是否平时复习的疑难问题都搞懂了,是否还有任何疏漏的地方。这样才能既看到自己的优势,又能及时发现自己的弱点。即使是平时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也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身的闪光点,相信自己能超水平发挥。过强和过弱的考试动机都不利于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既不能把考试目标定得过高,也不要过于自卑,低估了自己的真实水平。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自己真实能力的体现。
有了高考年度目标,还要学会将目标阶段化,这样才能够由目标逐步落实到任务。首先,由年度目标得出中期目标,按照前松后紧的原则,我建议大家在高三前半年落实任务的40%,比如全年要提高10名,那么期中要提高4名。这是因为高三前半年还有一些新课程要学,而且就象物理学习中所知道的那样,启动时的静摩擦力是最大的,我们需要在上半年付出一点时间和精力,调整孩子的心态,使之进入良好的程序和状态。可以说,前半年能够完成中期目标的孩子,年度目标通常都能够顺利完成,因为越到后面,我们所擅长的心理因素和压力调整就会发挥越大的作用。
一部分中等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从高一到高三整个基础体系不牢固,随着教学进度(有些学校赶进度,不能照顾到学生)的不断深入,很多学生赶不上,课也听不太明白,于是随着复习章节的深入,反而觉得自己越拉越远。在每次考试测验下,成绩不高是必然的结果。
理解命题:即使是文学知识这种完全无法全面复习的内容,也不要轻言放弃。一旦走上考场,你的基本知识就已经无法再增加啦,唯一能够帮助你的就是临阵决策的能力。所以充分利用好考题内在的提示、利用好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会的题目也可能答得很好,而且这样的题目往往就是最有区分度的题目。
新学期即将开始,全国大部分省份迎来新高一。新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不再分文理科。以往只用在文理中二选一即可,如今却要在物化生政史地中任意选择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