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该做到:第一眼就把对象的形态扼要地印在脑子中,第二眼和第三眼仅仅是加深、修正和补充罢了。没有第一眼的完整记忆,接下去会处在被动局面,因为当你再抬头观看时,对象的动态可能已变。当然一些缓慢和重复的动作,还可能有机会弥补,但这也不及第一眼看到的生动。
尽量做到不留“空白”。做题“空白”无论如何是不会得分的,有的题不会做或没有把握,也不要空着。对于客观题,如没有把握,要坚持相信第一感觉。经验告诉我们,第一感觉往往是最理想的选择。或者用排除法筛除其中一两个选项,再从剩余的选项中选出较为正确的选项。对于主观题,可以采用“分步”、“分点”得分的方法。会多少答多少,即使写上一些相关的公式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分数,以达到在能得分的地方绝不失分,不易得分处争取得分的目的。
孟诗诗眼是“断人肠”,表达了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和伤感;王诗诗眼是“不觉有离伤”,用以抚慰友人,一扫送别之悲,而见其乐观开朗。(2)首句都不言别情,却说两地相连,有“天涯若比邻”之意,以此来宽解抚慰友人。
科目地理
重点应放在地理原理和规律
建议重读考试说明,研究2015高考的新变化。重视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典型示例反射了高考命题的主干考点。(典型/方向/重点内容/方式/思路/说明);明确考核目标与要求(地理学习能力/学科素养)。从考点分布来看,高频考点主要分布在大气运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城市和城市化、农业和工业、城市区位、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另外需要提示的是,在现代文的考题中,妨碍学生得分的一个普遍原因是,考生常常忽视了隐藏在题目中的对语文概念内涵的准确理解。譬如学生常常错把“请概括文章的中心”和“请说说作者的意图”当成一回事。建议对语文的文体特征、表现手法、语言艺术等相关概念做一次完整而系统的整理。只有理清了术语的概念,搞清了题目的要求,才可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