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误区则是,以为常识就是死记硬背作家的字号国别作品之类,以为记住这些基本信息就大功告成。其实,这是很不经济的学习方法。我建议,对于一流作家,不仅要掌握他们的基本信息,还要对他们的生平、创作经历和艺术特色做个梳理。这样的复习可收一箭“三”雕之功效,掌握了作家的基本信息,也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还可为诗歌鉴赏提供背景参考。
要注重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如现代文阅读的主观题,考查包括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对信息的筛选提取、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对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等。解答时应遵循这样的步骤:第一,阅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段首句、过渡句、段尾总结句)分层把握内容,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情感;第二,按序做题,阅读题干,题干中涉及的语句要回读到原文,依照原文做出准确判断,忌凭自己的主观印象答题;第三,整理答案,使语句通顺,符合题干的要求,答案复杂的最好分层做答。《考试大纲》中的“典型示例”很重要,从题型到内容应该说都有暗示,考生一定仔细阅读,认真研究。如现代文阅读选择的是《绵绵土》一文,我个人认为选择的意图在于它的内容??注重人性,这与今年的两会要点是一致的(民生、环保等);选择《报秋》一文则侧重于它的题目设置规范,试题考查点全面。好好研究这些典型题型有助于掌握答题规律和技巧。
弄懂似非“似是而非”是自己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思路不清、运用不活的内容。这表明你的数学基础不牢固,一定要突出重点,夯实基础。你要建立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体会数学思想和解题的方法;当然数学的学习要有一定题量的积累,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的水平。
要在教师指导下,认真总结高中三年来的学习经验和教训,找准自己的长处和差距,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把这次高考暂时的失利变成人生新的起飞点。
句式转化法:把有些复合句、被动句、倒装句、强调句等转化成便于理解的简单句、主动句、陈述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