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学期):3-6月份,在第一阶段基础上,注意扩大思路,多做综合习题,以及多看侧重思维方法的参考书,可以加大题量,因为"题海"还是有一定优点的。但若有不懂的,我总是及时记下来,去问老师。而且,我做错的题或自认为比较好的题,也记在专门的本子上;6-7月份,将高中知识系统地复习、巩固,多看课本,以前的试卷很有参考价值,我是经常翻阅的,或者翻阅记录错误、好题的本子,感觉特别有回味、品评的必要。在最后冲刺时刻,大家还要特别注意调节心理状态,放松放松再放松。到时候,复习到这个份上,谁的包袱轻,谁的信心足,谁就能考得出水平。
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叫"大题拿小分",确实是个好主意。
③抓转承句。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了使层次间连贯紧凑中间常常用转承句或转承词。④抓点睛句。有的句子在段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⑤抓警句。有的语段中的某些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⑥抓矛盾句。语境中的某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却寄寓作者深刻的用意。
规矩介于道德与法律之间。干什么是社会法规最朴实的体现,是社会价值观的体现。规矩又是最入微的道德规范,存在于举手投足之间,却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修养。
为什么?好文,它的思路清晰,文笔优美,哲理深刻,能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好题,它设题巧妙,发人深思,体现阅读能力;好答案,它是出题人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题目作了精心地研究,题的难度适中,答案的要点精准。因此,这个工作,应该说是必须由老师来完成的,学生自己很难做到。看来我们每个老师,如果想提高您学生的阅读能力,想提高他们阅读的成绩,就得辛苦一番,认认真真地给学生们选“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