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高考复读学校怎么样](https://www.cy722.com/upload/202011/138pic.jpg)
2021届高三学生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紧张的高考备考正在进行第一轮复习。经历了高一高二的课本内容学习,对高三学生来说,总复习是一次很严重的挑战,需要面对的困难远比想象的作为一直关注高考备考的老班主任,最近忙着解决学生出现的很多问题,因为班上刚刚考完第一次模拟考,大多数学生成绩过低,这让同学们有些难以接受,班上氛围也有些压抑。然而,在我看来,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一方面是我之前强调的复习侧重点,孩子们没有重视;另一方面是,这其中也有客观问题,需要马上解决。看了很多学生写的考后总结,不由得说:遗憾!很多高三学生原来不会复习,特别是中等生,班主任给出三个“好方法”,这些方法是——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要记住:基础,还是基础。
要完整回答这个题目,需要三个要素:一是要知晓“场景描写”的内涵与基本功能,这就是“基本知识”;二是能够迅速理清小说的情节,理解老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精神世界,把握小说的题旨,这就是基本能力;三是将有关“场景描写”的知识迁移到解题中去,这就是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基本能力的“发挥”。有些考生对语文知识不够重视,这是错误的。没有基本的知识积累,能力从哪里谈起?建议考生从文体阅读的角度梳理一下各文体的基本知识,形成一个基本的知识脉络与框架,在反复实践与运用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话语方式,最后就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能力拉分莫畏难
高考场上反馈的第二大问题是“学生学科能力不强”,能力包括学生提取信息,解读信息,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提高能力?首先,在复习时,注意主干知识的熟练掌握以及主干知识的体系构建,这样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才能从知识体系中提取适用的知识点,解决问题;其次,做题或回顾错题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从图文材料中准确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最后,注意回顾一些常规的答题角度,如地理的原因分析题,往往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展开;分析气候特点的答题角度,往往从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海陆分布、洋流、下垫面性质、人类活动等角度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抓基础就是要重视对教材的复习,尤其是要重视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形成过程,运用时注意条件和结论的限制范围,理解教材中例题的典型作用,对教材中的练习题,不但要会做,还要深刻理解在解决问题时题目所体现的数学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