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是每年高考的常考内容,高考考纲对这一项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这其中包括一些常用的成语字形及其字义。虽然高考对这一项的要求都是“常用”和“常见”的,但并不因为其“常”,考生答题时就不会出错,一些常见的成语,对其中某一个字的写法常似是而非。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特从近两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收集了一些出现率较高的、常考的、常错的、易混的成语,以帮助同学们有效的备考。
问题在大文了——散文阅读,许多学生说,文章都能看懂,但一沾答题就犯晕,怎么也找不到答题的要领,写了半天,答不到点上,既浪费时间又不得分;还有些“聪明”的学生,索性把原文大段大段地抄下来,让老师去择答案。最后再看他的答题,赶上一篇作文的字数了。我想,以上两种做法都对现代文阅读存在误解,因而事倍功半。
部分同学在谈到学习时,表情显得不是那么很自信。一位学生告诉记者,之前,平时觉得一些很简单的题目,现在有时候面对类似的题目居然不会做了,貌似突然增加了难度,心里会逐渐紧张起来,脑中也会出现一片空白。当两三次遇到相同情况时,心里会越来越不自信,甚至会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就开始自责、心虚并产生生理反应,如胸闷、呼吸急促等现象。
在我写这篇文章之前,总是想着高三时我的语文老师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以思考垂钓思想。我们都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接触“语文”这个科目,它的内涵,于我而言,从最初的识字背书,到现在的感悟体味。语文比较抽象,而它有时候又很实在,要想去学好它,去好好地应用它,用一颗虔诚的、无羁的心灵去接受去对待,是最重要的。
上课认真听,在什么时候都是对的,老师在课上讲的都是重点中的重点,精华中的精华,一定要以理解为主。如果你一时无法理解,请学会记笔记,记在本子上、书上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形成记笔记的习惯,然后下课后问老师、问同学,把问题搞懂,这是在学校里最重要的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