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复读学校](https://www.cy722.com/upload/202011/262pic.jpg)
但是基础差、底子薄不是说艺术生就笨,就学不会文化课,如果这样理解是错误的。不会的东西我们补回来就是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任课教师在艺术生文化课的教学中,一定要知道艺术生知识的断层点在哪里,找到它!往往可能艺术生文化课学习的障碍就克服了!举个例子,如果让我们算一道高三政治上关于通货膨胀率的计算题,最后考生往往会出现不知道百分数是什么意思?这种情况在艺术生文化课教学当中屡见不鲜。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生开始学习艺术,其中不乏文化课特别优秀者,这一部分考生的文化课成绩基本在450-500分之间于是艺术生文化课的高考成绩就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在我们的一线教学中这部分考生一定要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在现代文阅读训练中,我们发现考生对信息筛选题大多得心应手,然而一旦涉及理解并进一步分析鉴赏时,就会得分甚低。究其原因是考生不知如何下手,且答题不规范。为此归纳几种模式,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解题技巧。
有诗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几年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连接与沟通,第六大题语言运用题中出现的一句话新闻、对联、广告词、串场词、新闻衔接词、提取关键词等等,就如源自生活的灵动之水,散发着阵阵馨香的气息,为死板的高考试卷注入了汩汩清泉,提醒我们广大考生要重视生活知识的积累和关注语言的实用性。当2006年高考烽烟散去的时候,笔者对全国17套试卷中的语言表达新题型作了细致的解读和总结,期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选择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有四分之一对的概率,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这个概率,当然,排除肯定不可能对所有题是一个很好使的方法。填空题可以根据题干进行猜测,当然是在你不会的情况下。对于大题,完全无从下手,也可以把你知道的知识点,或是公式写上,不一定就用到了,也能赚两分。最忌讳的就是留空白,不会就完全不动笔去写,留下一大片空白在那里,阅卷老师生气,你的分就无望了。
强科更强,弱科不弱;强科尤弱项,弱科有强项:水桶装水意识,不拉强科力拉弱科。在考试的几个科目上,一个人有强有弱,是太正常了。复习的策略,就是扬强扶弱。有的同学是只补弱的,忽视了强的;有的同学是放弃弱的专攻强的。从整体看,都未见明智。强的里面不要有“水分”,弱的里面还要有突破。大概是十分高明的策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