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想做什么立马去做,避免拖延拖延症可能是现在很多人都有的一种“症状”吧,尤其对高三的学生来说,那么多的作业那么多任务,那么多想做的事,会不会有想要拖一拖的时候呢?其实这种想法对高三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当你有想拖延的想法时,你可以试试这种方法。就拿写东西来说,我好几天没有写东西了,总想再等一等想个好内容再写,但这样拖下去就足足拖了近十天,那么最后是怎么开始的呢?我们先不想要写多长的文章,先整个框架,想出标题,其实只要这第一步走出去了,那剩下的部分就“下笔如有神”了。很多时候是大家的想象吓退了自己。对高三生来说,没有一门课是可以轻轻松松就学好的,每门课都有繁重的任务,这样堆在一起就让人无从下手,懒得下手。
轨迹法(method of loci) 指用于带有空间顺序关系材料的学习与记忆方法。事实上,凡是带有空间顺序的事物,总离不开时间关系;先到那里,后到那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是轨迹法记忆的原则。按此原则学习,然后按此原则去记忆,自然会减少遗忘。有人对健忘者建议,对所要记忆的事,将情节经过从头想起:当时是什么日子,曾到过些什么地方,见过些什么人,做过些什么事…等。法庭上审理案件时对当事人的侦询,常采用轨迹法去追述记忆。轨迹法一般用于事后去追述记忆,使记忆中储存的资料,在检索时较易循轨迹找到。但对于未输入长时记忆之信息,仍然没有帮助。因此,轨迹法的概念可扩大到学习历程当中;在信息处理的第一阶段,易将所要学习的材料,在心理上将它与时间和空间构成联系关系。如此,将来从长时记忆中检索使用时,轨迹法的效用就会扩大。
在播音主持面试中绝对不能犯的错误
禁忌用词不当:语义的确定性应适时而定。有些考生形成一种语言习惯,经常使用绝对肯定或很不确定的词语。例如一些考生总是说:“肯定是……”、“绝对是……”、“当然了……”;另一些考生却老把“也许”、“可能”、“大概”、“差不多”、“还可以吧?”等挂在嘴边。这两种情况都应该避免。
熬夜苦读,不注意碎片时间,熬夜是每个高中生都不可避免的,白天要上课,晚上回到家写完作业还要自学到很晚。但有这样一群同学,他们很有效率地完成了作业、预习,然后及时睡下了;但有的学习熬夜到很晚甚至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