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这是数学学科最基本的技能,拿到往年的“希望杯”的题目我们会发现第一个题目必然是计算题,而且计算贯穿于数学的每一个环节、渗透于数学的每一个领域。可能有同学会说,计算不就是加减乘除嘛,太简单了。可是很多同学总觉得自己能算对,但是算下来结果却惨不忍睹,所以说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计算出现错误而丢分,一定要锻炼计算能力,争取做到算得又快又准。
要多注意观察班上那些学习比较好的同学,他们的学习方法是怎样的?当然,在引用他人学习方法的同时,要注意这种学习方法适不适合自己。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逐渐把它转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要积极向那些比较好的同学进行请教,有不懂的知识要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询问,真正做到“不耻下问”才可以。
小初衔接的重要性
对于新升入初中的孩子们,因没有重视小升初的衔接从而产生不适应的例子比比皆是,主要的类型有:
第一,对初中新环境的不适应,尤其是到一个新的学校、接触新的老师、同学,难免会出现排斥的现象;
第二,对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升入初中后,学习科目明显增多,课程量也明显加大,许多孩子对这种突然的“量变”感到很不爽,甚至会出现厌学的心理;
第三,对思维方式的转变不适应,一些小学的牛娃们初中数学成绩突然下降,多数是因为过分依赖小学的思维方式,如果思维方式不转变,初一可能相差不大,越往后就会越来越吃力,家长们一定要重视。
对付这些“不适应”,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初中的学习状况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提前准备,做好衔接,一定要重视到小升初衔接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孙子兵法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放在小升初上,再合适不过。
what time和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1. 询问钟点时用what time,询问日期、月份、年份时用when。
2. What's the time?=What time is it?现在几点了?
3. 时刻表达法:顺读法和逆读法。
顺读法:“钟点+分钟”直接读数字。
如:7: 05 seven five;8:16 eight sixteen
逆读法:借助介词past或to表示,要先说分再说钟点。
a. 当分钟不超过30分钟时(包括30分钟),即<或=30,用past表示。其结构为:“分钟+past+整点” 意为“几点过几分”。
如:1:25 twenty-five past one
b. 当超过30分钟时,即>30,用to表示。其结构为:“所差分钟(即60—所 过分钟数)+to+下一个整点”,to译成“差”,差几分钟到几点。
如:4:38 twenty-two to five
c. 当分钟为30分钟用half表示,当分钟为15分钟用a quarter。
在“小数除法”的教学中,移动被除数,除数小数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有些学生由于疏忽,通常会出错;“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不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