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克服注意力分散的毛病
中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出现“走神儿”的现象。造成这种注意力分散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因单调刺激而引起的厌倦感,如学习材料重复、枯燥;二是由于精神疲劳而引起的疲劳效应。要想克服这种毛病,可以尝试以下三步控制法。
第一步,当出现某种滞涩情绪时,学习者应敏感地意识到,并提醒自己不能成为情绪的俘虏。
第二步,尽快着手按已定的复习计划学习,不能半途而废。
第三步,继续学习,一边想象成功的喜悦,一边坚持直到完成。
只要这样坚持下去,你的注意力就会越来越集中,学习效率也就会得到明显提高
高考数学:集合与常用逻辑的复习
集合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常用逻辑用语
1.命题及其关系
(1)理解命题的概念
(2)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含义
(2)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考题分析
高考对集合的考查主要集中在集合的运算与集合间关系的判定与应用,常用逻辑用语考查知识面十分广泛,可以涵盖函数、立体几何、不等式、向量、三角函数等内容。考查的形式多为选择题,难度不大,但需掌握基本知识与方法。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集合是数学中一个基本概念,是近现代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数学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特殊重要性。在数学的《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集合的概念
1.集合:一般地我们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集);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3、集合分类根据集合所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任何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是确定的了。
高三复习物理方法:梳理常识 多项准备
一、物理学科常识梳理
最后阶段,对学生们而言物理学科常识方面内容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历年的高考,以及各区模拟卷,都在选择题上考察了这些内容,建议考生们按照考纲中标注的A内容,回顾课本,特别关注著名的人物及其所作的贡献,提出的理论。
二、多项准备
在这几天里,建议考生按照考纲内容,逐个整理之前做过的相关题目,做到一类题目准备一到两种方法,做到胸有成竹。例如,对于力学类题目,所有的题目我们基本就用两种方法:三角形法+正交分解。什么类型的题目用什么样的方法,学生要将模拟卷中做过的三角形方法进行整理,熟悉三角形法则运用的“大环境”,能帮助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快速整理思路,有效节约做题时间。
三、计算题运筹帷幄
考生要想对高考最后计算题做到心里有数,可以保持每天做两题左右方可保持状态。电磁加运动的习题由于其优秀的综合性,可以考察多方面知识点,出现的概率较大。题目基本套路为:电磁+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图像)+(估算);电磁+相对运动+(图像);电磁+牛顿运动定律+(图像)+估算。所以学生要在考前对每种套路的题目保持两道的“库存”。
四、实验题其实不难
高考实验题题型丰富,题材新颖,内容多变,很多考生对这一类题型有恐惧心理,但事实上实验题的难度远远小于想象。实验题基本以考纲为准,考前学生根据考纲中要求的实验,逐一复习,记住每个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特别”注意点,及实验设计背后运用的物理知识,分模块进行复习。
总之,对于物理的复习,同学们要手握考纲,以不变应万变,取得理想的成绩!
高考倒计时50天怎么复习?
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原因,高考照比往年推迟了一个月,2020年高考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距离2020年高考正式进入最后50天倒计时。
1、2020年高考倒计时
目前距离2020年高考还有50天。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
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2、高考前50天该怎么复习
第一,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第二,继续完善知识体系。更多地是做题、做模拟题。对于做错的问题,要分析这些题考察了哪些知识及哪些知识的用法,对于这个用法是否已经掌握,将其完善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第三,逐渐回归到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计算的准确性)的练习上。
第四,细节是提分的考前有效手段之一。对于主体知识,那些同一道解答题经常得4分的,在高考中也很难拿满分;但如果你拿了8分、10分,就说明完全有能力去拿满分,就一定要从细节入手,比如说表达形式:集合、定义域、值域、单调区间;比如范围中的端点值;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直线斜率存在与否的计算。严谨是数学的学科特点。
第五,要有计划地将错题再做一遍,想一下当时做错的原因。如果继续出错,做标记,过段时间再做,直到做对为止。
第六,考前坚持掐点做模拟题。检验自己知识的掌握,锻炼计算,调整考试心态。
高三英语易错知识点总结
【典例】—Do you know Li Ming?
—Li Ming? Which one? I know Li Ming in our class very well. He is Lei Feng of our times.
A. 不填;不填 B. a; a C. a; the D. the; the
错因分析:有些考生可能以为两个空后面的名词都是人名,前面不用冠词,于是错选A.然而,联系语境可知,答话者至少认识两个李明,而特指他班上的那个李明时前面须用定冠词;后一空的Lei Feng由of our times修饰,说明是我们时代的特征,须用定冠词,故正确答案选D.
人名前面加定冠词,指特定的某个人或某个人的主要特征。地名前面一般不用定冠词,但是当指特定某时期的地方或某地的主要特征时,须用定冠词。如:China → the China (of) today; America → the America of last century; the New York of China等。表姓氏的复数名词前面用定冠词表示夫妇两人或全家人,如:the Greens.
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发现,凡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很重视学习的调整,调整包括对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学习方法的调整。通过调整,学习目的明确了,态度端正了,计划合理了,方法科学了,时间的分配和精力的使用恰当了,学习就会不断取得进步,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