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英语书走神犯困,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乃是孩子没有掌握“意群”阅读策略,孩子不知道英语如何断句。我见到不少孩子,他(她)们阅读英语的时候,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而不是“一串词一串词”地读。孩子如果“逐词”阅读英语,那么后果只有两个:要么是“走神开小差”,要么是“犯困打哈欠”。有的妈妈说,孩子“逐个词”阅读英语,精力应该更加集中才是。其实不然,孩子正是因为“理解力”弱,才被迫“逐个词”地阅读。这种拖拉的阅读方式,造成孩子无法“即时理解”书中内容。孩子阅读时,若不能“即时理解”书中内容,那么,大脑就会出现“空闲”,大脑一旦“空闲”,就容易“胡思乱想”,这就是孩子走神的原因。而且,大脑一旦“空闲”久了,就会彻底放松,这就是孩子打哈欠的原因。
表示方法、手段,可译作“靠”、“用”、“凭借”、“通过”、“乘坐”等。
The monkey was hanging from the tree by his tail and laughing。
猴子用尾巴吊在树上哈哈大笑。
The boy’s father was so thankful that he taught Edison how to send messages by railway telegraph。
孩子的父亲是那么的感激,于是他教爱迪生怎样通过铁路电报来传达信息。
注意力不集中,稳定性差,易转移。即“小猫钓鱼,三心二意”漫不经心,丢三落四,长此下去,恶性循环,岂能不马虎?
现在我们搞的教育是中、小学严重脱节。小学搞“快乐教育”,而中学搞的是应试教育。有不少家长与我交流,说自己的孩子不知怎么了?小学成绩是“双百”,有的还是市、区三好生,也有不少学生是大队长、中队长,为什么进入初中,成绩连连下降。埋怨初中老师怎么教的?有的家长把火发在自己孩子身上。
小学语文课文预读“两步法”
课文预读“两步法”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预习。预习的好处很多。你养成预习的习惯以后,不但能更好地学习新课,而且还能提高自学语文的能力。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掌握好预习的方法,就像获得一把“金钥匙”一样重要。在这里,“金钥匙”就是指自学能力。
怎样做好预读课文
第一步,粗读——扫除障碍。
预习一篇课文,先要粗读一遍。遇到疑难的字、词,要查一查字典、词典,扫除障碍。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岳阳楼记》中,“浩浩汤汤”中的“汤”(shāng)容易读错,当“水流大而急”讲。“薄暮冥冥”中的“冥”(míng)当“昏暗”讲, 这样就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