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尽量保障学习内容上的有趣。在此基础上,注意每节课上课前的导入部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多开展一下与语文有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最后,在情感上通过多给学生一些成功感来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关键,而良好的习惯则是语文学习的有力保障。要多多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为学生进入中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总体上来说,语文的学习习惯就是听、说、读、写的习惯。
期末提醒:孩子做错题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
孩子平时做题做错了,当父母问及他们原因时,听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如果简单地把过错归结于粗心,就会掩盖真正的原因,也让孩子轻易原谅自己,忽视实质的问题,无法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粗心”的背后掩藏着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有没有解决办法呢?今天的这篇文章,建议老师们给家长看看。
孩子考试没考好,常常把原因归结于“太粗心”,但请家长们注意,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谁都有粗心的时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表现在不同孩子身上,这些原因所占的比例会有不一样。
我们判断“粗心”的标准通常有:
1. “简单的,不该错的,考试错了”——那就问问自己,熟练度够吗?
2. “原本会做的,考试做错了”——那就问问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吗?
3. “审题错了,不是不会做”——那就问问自己,准确率够吗?比如平时做题力求一遍做对吗?
我们常常认为,平时做过的,考试就能做出来,其实并不是。我们必须通过“粗心”看到背后反映出的问题!
施益新说,幼儿园里孩子大都以玩为主,在游戏中学习,进入小学后将以学为主、玩为辅。在产生这个转变前的暑假,家长应该让孩子对变化有所准备。他建议,可以让孩子和已经上一年级的小朋友多交流交流,因为处在同一年龄层、有共同语言,孩子通过这个渠道了解小学生活更容易接受。
个人认为,没有基础的学生绝不能和有基础的学生一起学习,那样对学生信心的打击太大了,会让他不喜欢奥数,并且以后的学习中始终存在自卑心理。而且有些学校一个年级只招1个班,这样的学校坚决不能报,因为根本没有分层次教学。说是提高班,其实什么样的学生都收。说得夸张点,可能把仁华前几班的学生和没有学过奥数的学生放在一块儿,能教出好成绩来吗?所以,没有基础的学生应该上一个基础班。为了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我们开设了基础奥数班,专门为奥数基础不好的学生讲课。
从数学学习的过程上来分析,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孩子的数学学习较好,他的思维灵活性就比较强,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热情和积极性就很高,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方法,这样这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他的自信心也必然会逐步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