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没有基础的学生绝不能和有基础的学生一起学习,那样对学生信心的打击太大了,会让他不喜欢奥数,并且以后的学习中始终存在自卑心理。而且有些学校一个年级只招1个班,这样的学校坚决不能报,因为根本没有分层次教学。说是提高班,其实什么样的学生都收。说得夸张点,可能把仁华前几班的学生和没有学过奥数的学生放在一块儿,能教出好成绩来吗?所以,没有基础的学生应该上一个基础班。为了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我们开设了基础奥数班,专门为奥数基础不好的学生讲课。
当然适当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思考层次,然后根据文后的评语和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在学生理解老师看法的基础上,协商对文章的修改,之后再让学生独立修改,如果还有问题就再协商再修改,力争让每一篇数学作文都能说清一个数学知识。当然这个过程会非常吃力,所以一般每月按这种方法重点指导6~4名学生,每次都应兼顾三个层面,这样一学期后差不多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至少一篇象样的数学作文。其余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评语认真修改,然后和同学交流。
综合以上情况,我认为,数学作文首先从词性上理解,它是作文的一种,因而从体裁、修辞而言可以使用作文的一切手段,但内容必须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理解、感受、疑问、创新,以及对生活中事物、现象产生的数学联想或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的过程。而数学童话和数学故事可以作为数学作文的形式之一,就象童话和故事是小学作文中的一种。
如果都做完了而奥数水平还提高不明显的话,那么应该反思一下做题过程中的问题。有的孩子做题很快,做完了对一下答案就了事。没有一个分析、归纳、总结、提高的过程。可以说,如果那样,做100本书都收效不大,因为奥数重要的是学思路、学方法,而不是多做题。一种方法可以出一万道题,题是永远也做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