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撒网,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很多家长都觉得很烦,这么多杯赛难道都要以同样的努力程度去对待么或者到底应该以哪个、哪些为主,到底有些杯赛考得值不值。是的,的确很烦,如果每个杯赛都去以同样的努力程度来对待,显然是最好的但却绝对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杯赛实在太多了,应该以一个或者几个为主。
领先的学习并不等于预习,通常来讲预习仅仅是简单知识的预览。而领先的学习需要学生在掌握数学概念的基础上,完成对新知识的深化理解与拓展,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框架。每天作一定量的典型题目,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在升入初一之后,才能够更快的提升自己的水平与能力。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老师灌,自己吞,消极被动,食而不化。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懂,主要精力应集中在解决哪个或哪几个问题上。对新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自己理不懂的难点,配合老师授课,及时消化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
小学的四、五年级,已经进入了小升初最关键的一个初使阶段,尤其是下半学期,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孩子是否有进入重点中学的潜质了。孩子们还能通过下半学期的学习,来做好升学最初阶段的铺垫工作。
小升初备考四个阶段:
第二阶段按专题复习(知识点复习):
第二个阶段着重讲语法知识,这也是建立在第一个阶段的基础上的。如果基础打得不扎实,语法部分的题目也会因为不认识词组而失分。因此在这个阶段也不能把单词抛开不看。
专题要符合小升初大纲的要求,不要超纲。一般分为名词、冠词、介词、形容词和副词,代词和时态,六个专题。以名词为例:名词可以和三单、动词变化穿插来讲。动词变化包括进行时和过去时,以及部分不规则动词,在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
以O结尾的单词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有生命的es(mangoes)没有生命的s(photos)。
以元音+辅音结尾的单词(swim)一般双写辅音再变化:进行时swimming,游泳者swimmer(run/get)。
专题复习不应以题海战术为主,做题要“少而精”,既轻松又得到锻炼。
第三阶段按作业复习:
学生的平时作业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对知识点深化,举一反三。考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也要回归课本,吃透知识点。考试仍然是源于书本的。
第四阶段研究试卷:
只有试卷吃透了,考试的动向也可以有所把握。可以去研究历年至今的小升初试卷,每年都会考的知识点是什么?这个知识点就要多给学生灌输一下。
针对不同的题型,都可以整理出来一些解题思路(包括题眼)。这里对失分率较大的题型来制定复习方针和做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