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搞的教育是中、小学严重脱节。小学搞“快乐教育”,而中学搞的是应试教育。有不少家长与我交流,说自己的孩子不知怎么了?小学成绩是“双百”,有的还是市、区三好生,也有不少学生是大队长、中队长,为什么进入初中,成绩连连下降。埋怨初中老师怎么教的?有的家长把火发在自己孩子身上。
学习方法的改进身处应试教育的怪圈,每个教师和学生都不由自主地陷入"题海"之中,教师拍心某种题型没讲,高考时做不出,学生怕少做一道题,万一考了损失太惨重,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往往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方法,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正确的方法呢?是不是一定要"博览群题"才能提高水平呢?
选题上是有学问的。做什么样的题要根据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来决定。要是自己做题更加熟练,就需要找一些并不是很新颖的一般题来做,这种题不厌多做,几十道题如果涵盖面广的话,可以多做上几遍。初二的时候,我的整式计算很差,几十道题全是枯燥的计算,我不停地做了好几遍,一上午就使自己的纯计算能力有了很大的长进。如果要多见见各种类型的题目就一定要找新颖的题。如果要锻炼自己的解体能力,就要找大题由简入深做下去。
我们还会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而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对问题的思考。这同样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可以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增强信心的目的。
立意时一要善于“化大为小”,口子要小,要善于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小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二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小的方面”的时候,注意所选方面的“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