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赋语感固然好,理性学习更重要天赋语感、语文素养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语文分数,只要复习策略应对得当,在高三后期复习之中,依然可以打造语文学科的高分传奇。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高考这场硬仗而言也是如此。深入了解考纲要求,有针对性地搭建知识框架,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在复习的同时,将做错的、不清楚的、容易忘记的习题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来,加批注增强解题后的反思,并舍得花时间再次钻研历届高考试题,领会其命题风格,对典型习题做好归档工作。对于成语题、病句题等语言基础与运用题型,要注意把基本原理知识学扎实,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放到语境里面去思考。文言文的翻译练习要坚持,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字字落实,句句通畅。
![高考辅导培训好不好](https://www.cy722.com/upload/2020/567.jpg)
戴氏精品堂名师一节课,胜庸师无数,4层严控,通过比例26:1,专为成绩提升而来
证-资质认证:严格审查学历认证、教师资格、专业资质考
考-考核评审:通过5个层级,16个维度对老师进行严格评审控
控-质量控制:实施动态监督,老师定期培训,成长升级
根据时间点来记忆:历史课本的编撰,通常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来呈现的,当然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顺序,必须先掌握前面的知识,才知道为什么这样发展。因此,根据时间点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知识点的记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例如:唐宋元明清不同的朝代,可以将所有的皇帝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包括每个皇帝在位期间,发生了什么大事,有什么历史意义,以及对后面历史有什么影响等,一环扣一环,应该能更好的帮你理顺该阶段的历史知识点。
高考数学大题解题技巧详解
六种解题技巧
一、三角函数题
注意归一公式、诱导公式的正确性(转化成同名同角三角函数时,套用归一公式、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时,很容易因为粗心,导致错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二、数列题
1、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时,最后下结论时要写上以谁为首项,谁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数列;
2、最后一问证明不等式成立时,如果一端是常数,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时,一般考虑用放缩法;如果两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虑数学归纳法(用数学归纳法时,当n=k+1时,一定利用上n=k时的假设,否则不正确。利用上假设后,如何把当前的式子转化到目标式子,一般进行适当的放缩,这一点是有难度的。简洁的方法是,用当前的式子减去目标式子,看符号,得到目标式子,下结论时一定写上综上:由①②得证;
3、证明不等式时,有时构造函数,利用函数单调性很简单(所以要有构造函数的意识)。
三、立体几何题
1、证明线面位置关系,一般不需要去建系,更简单;
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存在性问题、几何体的高、表面积、体积等问题时,最好要建系;
3、注意向量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范围)与所求角的余弦值(范围)的关系(符号问题、钝角、锐角问题)。
四、概率问题
1、搞清随机试验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2、搞清是什么概率模型,套用哪个公式;
3、记准均值、方差、标准差公式;
4、求概率时,正难则反(根据p1+p2+...+pn=1);
5、注意计数时利用列举、树图等基本方法;
6、注意放回抽样,不放回抽样;
7、注意“零散的”的知识点(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层抽样等)在大题中的渗透;
8、注意条件概率公式;
9、注意平均分组、不完全平均分组问题。
五、圆锥曲线问题
1、注意求轨迹方程时,从三种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着想,椭圆考得最多,方法上有直接法、定义法、交轨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
2、注意直线的设法(法1分有斜率,没斜率;法2设x=my+b(斜率不为零时),知道弦中点时,往往用点差法);注意判别式;注意韦达定理;注意弦长公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
3、战术上整体思路要保7分,争9分,想12分。
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发现,凡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很重视学习的调整,调整包括对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学习方法的调整。通过调整,学习目的明确了,态度端正了,计划合理了,方法科学了,时间的分配和精力的使用恰当了,学习就会不断取得进步,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