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成都戴氏教育学校艺考文化课集训中心为艺考生同学带来了表演文化课集训机构,帮助艺考生掌握文化提升成绩的方法,让学习更轻松!
艺考生如何提高文化课成绩
艺考生如何提高文化课成绩
前天下午,由青年时报主办、学大教育[微博]协办的“2014艺考生文化课备考公益讲座”在浙江省科技馆四楼报告厅开讲。学军中学数学教研中心主任、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张春杰,杭七中美术班年级组长、中学英语高级教师魏清现场为艺考生提供了最后100天左右时间中,文化课方面的复习方案以及应试策略。
杭七中部分美术生因在上海参加中国美院张江校区的校考,一时无法赶到现场听讲座,还特意托了魏清老师跟张春杰老师要讲座现场的课件:“好几个学生特地打电话来,让我一定要把讲座现场的课件都带回去。”魏清一边用U盘拷课件一边说。
数学:
“涨分”空间在基础题
“艺考生在经过一个学期文化课空白后,所剩时间也只有百来天,复习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复习时要‘准’‘稳’和‘巧’,把握基础题寻找最大的‘涨分’空间。”讲座一开始,张春杰就开门见山地给出了自己的复习建议。
随后,张春杰现场从包里拿出一本《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考[微博]考试说明》:“这本书包含高考所有科目要点,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建议学生在复习时,先认真研读书中每一章节的考试要点。”
在研读时,主要侧重三个方面,分别是相对往年的变化、所给样卷的结构特征,以及各章考试内容的难度要求,“通常书中会给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方面要求,对于艺考生而言重点复习的是要求‘理解’的知识点。”
张春杰分析浙江省数学历年高考卷,发现题目中基础题、中等题、提高题的分布比例大约是4:5:1,“艺考生要重点把握住基础题,冲一冲中等题,提高题可以直接放弃。”通常选择题的前5题、填空题的前3题、解答题的前2题都是基础题,能把握住这10道题就相当于已拿到了65分。
由此张春杰谈到了平时做练习题时需要注意的点,“艺考生在最后的100天时间中,没有必要每天做一张综合卷,建议让学校数学老师帮忙,做一些难度适当的专题卷。”尤其是在梳理完每个专题的知识点后,“综合卷可以与专题卷穿插着做,但时间不用太多,每周抽2小时左右做综合卷,可以做做浙江省高考模拟卷。”
在平时做练习卷时,张春杰还提到一点:时间的要求,尤其是在对选择题的时间把控上不能超过70分钟,“选择题分数共有78分,我们说占整张试卷的‘半壁江山’,相对解答题而言,选择题又比较容易拿分
高考地理解题的基本思维框架
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过程的因果关系。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步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37、涉及到自然带类的题型
“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同时识记气候类型的分布
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以北半球为例):
38、凡涉及到雪线类的题型
戴氏教育对学生负责,只承诺我们能做到的,心九大保障,助力成绩节节攀升
1.专属定制:每个学生一套学习方案并配备专属班主任和教师
2.教学模式:独创教学系统,我们不仅授课,更专注学生知识的吸收
3.严格管理: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模式,全面保障孩子的学习状态
4.教研团队:戴氏精英教研团队,严格筛选制度,定期举办教研活动
5.三方互动:学生-家长-教师三方无缝衔接,让学生无后顾之忧
6.灵活入学:随到随学 滚动开班 找到适合的班型才能事半功倍
7.心理辅导:专属心理老师一对一辅导,随时调节学生心理状态
8.专业实力:名师荟教育专家联合一线公立学校针对教育问题长期举办公益讲座
9.学习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优雅舒适的住宿环境,让你专心学习
艺体生如何选择文化培训机构?
怎样看待签约?
一句话概括这个问题:专业+文化=艺术名校
即使专业联考过关或者高分,如果文化不能过关没有任何意义;
话题三:艺术生专业集训后文化现状分析以及面临的3大尴尬问题
1.艺术生专业集训后文化现状分析
专业集训强度高,压力大,集训时间长,导致文化断层严重,文化成绩大幅下滑,一般降分120-150分
成都市一诊考试将于12月25-26号举行,检验孩子文化水平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孩子去参加这次考试。考试可能会大大打击孩子的自信,但同时也可以让家长和孩子看到现实情况,为后期的文化冲刺提前做准备!
2. 艺术生专业集训后文化面临的3大尴尬问题
一句话可以概括为:一轮没学完,二轮赶不上,三轮学不会
一、所谓“一轮没学完”实际指的是广大艺体生最为突出,最让人担心的问题----基础知识体系不完整。大多艺体生都是在高二下半期就离开文化学校,开始了紧张的专业集训。当他们离开学校的时候很多考试大纲要求考察的内容还没有结束,这就造成他们所有学科知识严重的“时空断层”。高考必考的很多内容他们无法学到。从专业集训到专业考试结束,足足半年之久他们未能系统学习文化,导致文化课“积贫积弱”的现象。
二、所谓“二轮赶不上”指的是学校总复习授课形式不太适合从天而降的艺体生。学生专业课考完返校后,学校已经进入最后一轮冲刺复习(第一轮模拟),即使针对艺术生,基本上也都是做卷子,讲习题,很少讲基础,补漏洞。加上回到原校非艺术生班级,由于讲解速度和知识水平的不同,学生无法融入该进度和节奏,导致有些同学越听不懂越不想听,越不懂越着急,越学越没有信心,势必造成“专业课合格,文化课落榜”的悲惨结局。
三、所谓“三轮学不会”指的是学校的教学不能完全满足个性化需求。由于80%以上的艺体生原有英语和数学学科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较弱。当他们回到原学校时已经进入第三轮阶段了。好多同学在这一过程中显得很吃力,导致他们的自信心受到巨大的伤害。有的同学会因此灰心,严重影响了高考成绩,有的同学努力追赶,结果好不容易拉近了点差距但高考时间也到了,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
2020高考新变化:数学不分文理 “综招”持续升温
高校自主招生一般要求考生在某些方面具备突出的能力和特长。过去一段时间,自招也成为这部分考生升入优质大学的重要途径,不少学生通过这条途径升入了985或211等重点高校。不少家长和考生看到了这条升学的“捷径”后,在高中阶段也在不遗余力地准备五大学科竞赛,参加学术研究,发表论文等。
自主招生的录取依据是“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优惠政策”,其中“优惠政策”是考生通过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后,高校同考生签订协议确定的优惠政策,一般情况下为降分录取优惠政策,特别优秀的考生经批准还可以享受更加优惠的政策,如:达到特定录取分数线即可录取等。自主招生对各部分成绩占比没有明确规定。综合评价招生的录取依据是“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学校考核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其中“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50%。学校考核成绩还可分为笔试成绩或面试成绩。
而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成绩则是由“3+3+高校考核+综合评价”组成,第一个“3”是指夏季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成绩,第二个“3”是指学生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高校考核”是指高校自主开展的笔试、面试等成绩,“综合评价”是指高校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进行评价的赋分(占考生总成绩的一定比例)。
其实,综合评价招生与自主招生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都是高校招收优秀学生的一种方式,报名流程、报考时间和考试模式大抵相同。最大的区别就是,通过自主招生的优秀学生可以享受相应的降分录取优惠,而参加综合评价招生,高校会将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成绩和高校综合测评成绩按照比例进行叠加,得出最后的成绩,成绩优秀者即可被高校优惠录取。
“自招”和“综招”,考生和家长应该如何选择?
在“综合评价招生”这个名词没有出现之前,自主招生可以说是高考生除了拼分数、比“才艺”之外,进入名校的唯一机会。
不过进入到了2019年,各高校根据教育部要求,大幅度提高了自主招生的报名门槛,不少高校将报名条件提高到了五大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及以上,给火热的自招浇了一盆冷水,将众多计划通过自招升入高校的学生拒之门外。不仅报名门槛提高、考核难度增加,降分优惠也大幅缩水。因此使得今年全国报名自主招生的考生人数断崖式下跌到了37万,相较去年降幅超过50%。
物理基础薄弱如何走出高三学习困境
有两类高三学生在物理学科学习上会遇到困难:一类是物理学科基础薄弱,长期处于“贫困
线”以下,一直没能从困境中摆脱出来;第二类是在上高三之前,成绩一直不错,上高三以后成
绩反而有所下降,找不到很好的解决办法,从而陷入被动之中。
克制基础知识薄弱对策
对于基础薄弱,在低年级时物理成绩就不理想的学生,具体困难是跟不上班级正常的复习进
度,不能保质保量完成作业,课上课下都很吃力,没有反思学习的过程,学习效率低,学习热情
不高。大多数学生在面对上述状况时,往往是消极防御,而正确的做法是主动出击。
第一,预习和完成作业的关系。这里说的预习是指在新一章复习之前,把这一章的基本概念
和基本规律通过看书或笔记,最大限度地回忆起来,好处在于通过预习可以跟上正常的复习进
这里的作业是指老师第二天要讲的习题,如果确保完成作业,第二天听课才更有针对性,才能
有收获。如果时间确实来不及,可以有选择地放弃一部分作业,但预习无论如何不能少
第二,当前知识和以前知识的关系。课上学当前的、课下补以前的,这样做往往效果不明显
这时一定要稳定心态,集中优势兵力打包围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基础差的学生起点较低,因此上升的空间很大,如果能够制订合理的短期目标,不贪多
不求全,在不知不觉中物理成绩就会向上走。
克服成绩下滑对策
对于如何克服物理成绩下滑,具体的困难是无法接受成绩不断下滑的事实,对自己的能力产
生怀疑,动摇了战胜困难的决心。我认为应首先进行调查摸底,全面分析出现成绩下滑的主、客
观原因,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如果是个人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导致成绩下滑,应多在主
观上强调集中精力多下工夫;如果是学习方法没有调整到高三复习课的方法上来,而仍然停留在
新课学习的方法上,应尝试调整学习方法由于长期形成的心理优势,当成绩下降时,会出现强烈的心理反差,容易做出错误判断,不利于摆脱物理学习的困境。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2020高考语文冲刺复习攻略
例如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思考热爱劳动的问题,要有新的事实材料,以凸显时代风貌,增强文章的现实意义
当然,除了老话题社会热点话题当然也要关注,作文要“老”“新”兼顾。2019年高考作文题所给材料信息量大,这是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全国二卷提供了多样化背景,涉及历史、现实和未来,限定了具体的条件写作,需要将背景、想象与思考联系,面对这样的材料,考生需要在读清信息、整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思考,这对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谓的“任务”实质就是材料给出的提示和要求,而隐性要求容易被忽视。
高考复习作文训练要重视以下四个方面:立意训练、结构训练、表达训练和写作积累。立意首先要保证不偏,其次是力求有深度、广度;结构显出的是整体思路,要清晰、合理,这是作文流畅的保证;表达体现的是语言能力,是文采最基本的体现;而写作积累包括素材、观点以及具体的经验,如开头方法等,丰厚的积累可以提升应试作文能力,更可以增强作文信心。
李老师认为:高考复习后期每次作文都要反复思考,分点修改,落实训练,做好积累。不建议押题,注意2017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一些要求。
古诗文阅读
应正本清源 回归梳理教材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张燕萍指出,备考应正本清源,回归梳理教材。古代诗文阅读又分为三部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
文言文阅读 2019年全国三套试题文言选文均来自《史记》,均为人物传记。所有文言分数从课本“长”出来。以2019年全国二卷文言翻译为例。涉及到重要实词“循”,古今同义“可以”,使动词“强、利”,词性活用“法、故”,状语后置“于民”等,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明确对应点。参考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把知识内化为能力。文言文断句,从操作层面讲,关注谓语、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对称句式、专有名词的位置等。
古代诗歌阅读 2019年三套全国卷的诗歌鉴赏主观题提供最新最精确的备考范式。全国二卷采用的《投长沙裴侍郎》问法新颖。联系新课改以来的高考题,有这样几个点需要我们师生备考留心。新情感的出现。《金陵望汉江》考到“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的。提到李贺,我们想到的是“诗鬼”哀愤孤激,“呕心”晦僻幽冷,高考真题中的李贺也可以“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的“乐观自勉”。
2020高考语文冲刺复习攻略
新的题目问法。《投长沙裴侍郎》题目是“ 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这个设问方式从未出现过,需要同学在考场即时完成概念的交叉判断。
名句名篇默写 除了根据字义记准字形,掌握篇章的内容和写法,掌握有表现力的名句外,备考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体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品质的佳句。
张老师建议:学生每天早晨读十分钟文言,把单音词、文言句读变成语流。文化常识关注教材出现的和出题文本语境“挤兑”出来的两部分。内容理解题是在理解全篇的基础上,精准“切割”时间、地点、事件、官职变迁等“比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