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020语文100天冲刺: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白话文用动词“是”联系判断句中两部分,而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文言文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
1.用助词“者”和“也”配合表示判断。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夫战,勇气也。粟者,民之所种。
2.在主谓间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例如: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梁父即楚将项燕。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⑤环滁皆山也。⑥臣本布衣。“乃”“则”“即”有“就是”之意。
3.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示判断。例如:①此为何若人?②问今是何世?
4.“者”也”都不用,完全凭句意去判断。例如刘备,天下袅雄。
5.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如:视之,非字而画。
二、被动句
在动词作谓语的句子里,主语不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施动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文言被动句有以下几种:
1.在动词谓语后边也用介词“于”,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例如:①而君幸于赵王。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或配合“所”字一起使用,例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在动词前边用“见”作为被动标志,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又可以再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在动词前边用“受”,同时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在动词前边用介词“被”作为标志,例如: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或者配合介词“于”引出行为主动者,例如: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
三、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句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挺胸抬头,步伐加快
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动作相一致。人在高兴、充满信心时就会挺胸抬头,走起路来很有精神,步伐稍快而有力;人在沮丧、缺乏信心时,就会无精打采,走路缓慢无力。考生可利用人的内心体验和自己的行为动作一致的原理,每天走路挺胸抬头,步伐稍快。经常这样做,就会增强自己的信心。
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要随时注意适度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外,也要注意是否陷入了学习的误区:1)对自己没有准确定位,好高骛远;2)面面俱到,一味求全;3)学习无计划,盲目跟从老师;4)零敲碎打,死记硬背;5)题海战术,追求数量;6)审题粗心,解题方法僵化。
高考物理生活实践问题情景解读
以航空航天技术为情境设计试题
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以航空航天技术为情境设计试题已经是高考命题的常见情境设计,但每次的创新点又都不同。此类试题的创新往往以我国近期发生的航空航天重大成就立意进行考查,旨在引导考生关注我国在航空航天方面的重要进展,提升考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考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比如:2019年全国1卷理科综合第16题以2019年我国为“长征9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为背景,要求考生计算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考查考生对动量定理、牛顿第三定律等重要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2019年全国4卷第4题以我国发射的北斗卫星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为背景,要求考生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考查考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艺术考生语文高考作文怎样考出好成绩
第1,亮出语言。语言是文章的材料。写出高考语文高分作文的方法,还有就是使用准确、得体、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构建起漂亮的“高楼大厦”。同义词、反义词、俗语、成语的合理应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使用,都能够为文章增色。第2,亮出层次 。层次是文章的眉目。层次又是文章逻辑线索的外在体现: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总之,文章要能够反映作者的思路标志——层次、段落。
艺考文化课备考决胜点
坚定信心才会赢:由于艺术生文化课成绩普遍不高,再加上之前将过多的时间都用在了专业课的学习和考试上,因此,大部分艺术生对于文化课信心不足,特别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有的考生甚至会出现听天由命、自暴自弃的想法。国家对于艺术类考生的分数线有着特殊的照顾,从宏观上、心理上大家都应认识到,达到最低分数线并非难事。艺术生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一定要树立起自信心,有信心,才会赢。
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发现,凡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很重视学习的调整,调整包括对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学习方法的调整。通过调整,学习目的明确了,态度端正了,计划合理了,方法科学了,时间的分配和精力的使用恰当了,学习就会不断取得进步,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