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习更加轻松,今天成都戴氏教育学校给大家带来了编导文化课补习,帮助艺考生掌握文化提升成绩的方法,让学习更轻松!
数学要夯实基础 重视高考真题模拟训练
从往届高校的录取情况看,可以说:得数学者得高考。但数学又是大多数艺术生的薄弱环节,那么,如何在仅剩的七十几天的学习中,有效地进行数学复习?
夯实基础,层层递进
最基本的定理、公式、概念、法则,一定要熟练掌握,这些是基础;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也要有意识地培养。
要做一些基础题和中等难度的题目,层层推进,毕竟高考150分的题目中,难题只有30分左右,能把基础题和中等难度的题目做好,同样会考出不错的成绩。
主攻得分点,放难抓易
集合、复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统计与概率、选学内容等是艺考生重点得分点。要强化训练争取拿高分;对于相对较难的拔高题,平时复习时要大胆放弃,如果没有侧重,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得不偿失。
重视高考真题模拟训练
高考题是最好的模拟题,近三年的辽宁省高考试题和近三年的全国课标卷是训练的重点,其中渗透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及方法等要熟练掌握和领会。
整理错题集
对于自己错过,尤其错过两次以上的题目,一定要记到错题本上,这些题在高考之前要拿出来看一看,防止出现类似的错误。
跟住老师,系统复习
切忌病急乱投医,切忌今天跟这个老师,明天再换老师,一定要跟住自己的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复习知识点、做练习题,这样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会差。
高考地理解题的基本思维框架
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过程的因果关系。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步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37、涉及到自然带类的题型
“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同时识记气候类型的分布
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以北半球为例):
38、凡涉及到雪线类的题型
戴氏教育热门班型推荐:
戴氏3-6人小班:学习诊断+专职教师+全科辅导+教学反馈,“小班”关键不在小,在于“精”
语文:阅读理解不透,文言文看不懂。
数学:面对“五花八门”的题型感到无措,好像老师都还没教过;亦或者,明明这类题很熟悉,却怎么做都不对!
英语:语法运用不灵活,词汇记不住,语法判断做一个错一个,屡试不爽!
物理:电学、光学、影像学之类的半知半解,很难弄透彻,思维混乱!
化学:分子、原子;物质的组成和机构?甚至元素周期表迄今为止都还迷迷糊糊的!
学员人数限制:环境幽静,使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集中!
课程安排灵活:课程灵活,课时因人而异,随到随学!
相互探讨经验:可与其他在班同学探讨学习经验,相互学习
高考前减压12种方法
1、健康地开怀大笑是消除压力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种愉快的发泄方法。
2、倾听或弹奏轻松的音乐有助于缓解压力。
3、阅读书报是最简单的消遣方式,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还可使人增加知识与乐趣。
4、做错了事,要想到谁都有可能犯错误,因而继续正常地工作。
5、在僻静处大声喊叫或放声大哭,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
6、学会躲避一些不必要的、纷繁复杂的活动,从一些人为制造的杂乱和疲劳中摆脱出来。
7、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对某些人说“不”。
8超然洒脱面对人生,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9、世上没有完美,甚至缺少公正。我努力了,能好最好,好不了也不是自己的错。
10、在非原则问题上不去计较,在细小问题上不去纠缠,以聪明的“糊涂”舒缓压力。
11、一旦烦躁不安时,请睁大眼睛眺望远方,看看天边会有什么奇特的景象。
12、既然昨天和以往的日子都过得去,那么今天和以后的日子也一定会安然度过,多念念“车到山前必有路”。
高考数学知识点:轨迹方程的求解
符合一定条件的动点所形成的图形,或者说,符合一定条件的点的全体所组成的集合,叫做满足该条件的点的轨迹.
轨迹,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凡在轨迹上的点都符合给定的条件,这叫做轨迹的纯粹性(也叫做必要性);凡不在轨迹上的点都不符合给定的条件,也就是符合给定条件的点必在轨迹上,这叫做轨迹的完备性(也叫做充分性).
【轨迹方程】就是与几何轨迹对应的代数描述。
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
⒈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出动点M的坐标;
⒉写出点M的集合;
⒊列出方程=0;
⒋化简方程为最简形式;
⒌检验。
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直译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和交轨法等。
⒈直译法:直接将条件翻译成等式,整理化简后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译法。
⒉定义法: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利用曲线的定义写出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定义法。
⒊相关点法:用动点Q的坐标x,y表示相关点P的坐标x0、y0,然后代入点P的坐标(x0,y0)所满足的曲线方程,整理化简便得到动点Q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
⒋参数法:当动点坐标x、y之间的直接关系难以找到时,往往先寻找x、y与某一变数t的关系,得再消去参变数t,得到方程,即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参数法。
⒌交轨法:将两动曲线方程中的参数消去,得到不含参数的方程,即为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交轨法。
*直译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②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x,y);
③列式——列出动点p所满足的关系式;
④代换——依条件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关于X,Y的方程式,并化简;
⑤证明——证明所求方程即为符合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
视频解析:轨迹方程的求解(1) (2) (3) (4)
高三物理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应注意的问题,并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的优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碰撞、爆炸等物体相互作用的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一)引入新课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分析动量守恒定律成立条件有哪些?(①F合=0(严格条件)②F内 远大于F外(近似条件,③某方向上合力为0,在这个方向上成立。)
(二)进行新课
1、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
用牛顿定律自己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1)推导过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碰撞过程中1、2两球的加速度分别是: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1、F2等大反响,即 F1= - F2 所以:
碰撞时两球间的作用时间极短,用 表示,则有:
代入 并整理得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2)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
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高度来认识,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普适原理之一。(另一个最基本的普适原理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从科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现动量守恒定律有任何例外。相反,每当在实验中观察到似乎是违反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时,物理学家们就会提出新的假设来补救,最后总是以有新的发现而胜利告终。例如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放出电子时,按动量守恒,反冲核应该沿电子的反方向运动。但云室照片显示,两者径迹不在一条直线上。为解释这一反常现象,1930年泡利提出了中微子假说。由于中微子既不带电又几乎无质量,在实验中极难测量,直到1956年人们才首次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2000年高考综合题23 ②就是根据这一历史事实设计的)。又如人们发现,两个运动着的带电粒子在电磁相互作用下动量似乎也是不守恒的。这时物理学家把动量的概念推广到了电磁场,把电磁场的动量也考虑进去,总动量就又守恒了。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
高分必备:高考语文答题规范
文言文阅读
1、一读,划出难字,疏通文意;
2、二读,要充分利用第六题的有效信息,理解全文;
3、三读,以题解题,从已知求未知;
4、实词考查题可使用“代入法”,信息筛选题一般采用“排除法”;
5、翻译题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信、达、雅。
古诗词鉴赏题
1、首先要“五看”:看标题、看作者、看诗句、看注释、看题干,充分利用有效的诗歌信息;
2、要学会“五步鉴赏法”,掌握正确的鉴赏流程:找出意象——领会意境——理解形象——把握感情——鉴赏评价;
3、要弄清诗词类别,掌握一些常见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要掌握一些著名作家的典型的作品风格;
4、答题思路及要领:审清题意——明确观点——阐释具体。
名篇名句默写
要求:精准把握,一分不丢。
现代文阅读
(一)要特别注意一点:一定要先选题,后答题,一定要涂黑选题方框;要记住三句话:一要全面审题,二要规范答题,三要完整表达。
(二)掌握答题要领
1、快速解读,把握主旨。做题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摄取各段大概意思,整体认知;第二遍精读,画出过渡句、中心句等关键句,弄清结构层次。
2、如何进行全面的解答。强调三点:
A.回答问题,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
B.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
C.对应题旨,分点答题,不能遗漏答题要点,评分办法一般是“要点给分”。
3、答题步骤:
A.认真读懂题干,利用好题干中包含的信息揭示,快速确定答题范围。
B.查语境。记清“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把命题所涉及到的内容放回到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
C.看赋分,配答案。切记答案要点化,要点序号化。
D.探究题注意“观点+理论论据+文本论据+现实论据”的模式,灵活运用。
作文
1、审题切中材料;
2、题目切题、响亮;
3、要至少三次点题,“三点成一线”;
4、要引用二三句名人名言,增加论证力量;
5.要运用两三个整句,增强文章的奔放气势;
6、材料要做到新鲜典型;
7、结尾要么点题,卒章显志;要么描写抒情,言有尽而意无穷。